近日,拨打“12351”这个号码时,田华(化名)的内心充满着不确定。“您好,这里是湖南省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请问您有什么诉求?……”听到电话接通,田华内心的希望又被点燃。
2022年至2023年,田华及工友8人如以往一样,陆陆续续在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某项目从事木工装修工作,完工后被拖欠7.9万工资。因多次无法联系到包工头张某,田华等人便找到项目总承包公司湖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包公司湖南某装饰公司,但企业方因无法联系到张某,不清楚田华等人工作情况,拒绝支付工资。无奈之下,田华等人尝试多个渠道追讨被拖欠工资,均无果。
“我们希望能在工会的帮助下拿回被拖欠的工资。”在这次电话里,田华道出了自己和工友们的诉求。湖南省总工会12351服务职工热线工作人员耐心、仔细聆听了田华的诉求后,将田华等人的遭遇和诉求详细记录成工单,派至其务工地工会组织——长沙市望城区总工会进行处理。望城区总工会接单后,立即启动联动机制,与人社部门、街道、社区一同介入。
接案第一时间,月亮岛街道人社站站长袁韬就与田华取得联系,并在街道办事处见面。在沟通的过程中,袁韬了解到,包工头张某联系不到的原因在于其正在服刑,无法与外界联系,却也没有提前处理好工友们的工作交接和工资支付等事宜。田华等人实际与总承包及分包公司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即不存在直接合作关系,因此企业方不清楚其工作的具体情况,拒绝支付工资。
为了促进双方的调解,袁韬与湖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某装饰公司进行联系,并在会面后向企业方详细阐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
“作为项目总承包公司,应对分包公司进行用人、工资支付等方面的监督;分包公司则在落实用工实名制考勤和管理、跟踪工资支付上负有直接责任。”袁韬说,如果企业方能够尽到责任,那么田华等人的工作情况均会有事实记录,而在张某联系不上的情况下,企业方就能够及时核实用工记录,发放农民工工资,不致造成此次事件的发生。
2025年1月14日,在望城区总工会、人社、月亮岛街道等部门的调解下,三方就支付情况达成一致,在取得包工头张某家属签字同意后,企业方在春节前先行支付部分款项5万元,剩余款项待张某回来再商议多退少补。
“该案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于,企业方没能履责,而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不进行实名制考核,这让我们处理起来比较被动。”袁韬说,但只要有希望,就会尽最大努力为求助人讨回工资。后续,工会、人社、街道、社区等部门也将及时跟进田华等人剩余款项支付情况。
此次案件的成功调解,是望城区“工会+”联动调解的一次生动实践。望城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望城区总工会、区人社局与园区相关部门联动,在望城经开区成立劳资纠纷快处快结调解中心,形成“一体化调解”的综合联动模式,2024年该中心成功调处各类劳资纠纷309件,调解成功率为75%,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703万元。同时还打通“部门—街道—社区”的纵向联动调解机制,让劳资纠纷调解更顺畅、更高效,切实维护人民权益。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罗晓芳 通讯员 杨虎)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