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保护级别:2023 年被公布为(第八批)衡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简述

耒阳钻药,是当地习武之人用以强身健体、巩固根基的传统养生汤剂。在耒阳,擅长武术的师傅被称为“把式”,这些武师在民间开设武场和招收弟子的这一过程被称为“起钻”。


学徒在武师的引领下,向祖师爷行叩拜礼,在完成正式的拜师仪式后,武师会赐予他们一碗精心熬制的钻药,这是每位练武之人必饮的固本汤药。

耒阳钻药分为“发药”“造药”“补药”三个阶段,依次服用,能够发挥通经、壮骨、理气、固本的显著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民间药师的改良与推广,钻药逐渐成为了深受耒阳民众喜爱的日常养生调理汤药。

历史渊源

耒阳之地,自古以来民风刚毅,习武练功蔚然成风,既为保家卫国,亦以彰显忠诚。

据清光绪十一年(1885)编纂的《耒阳县志》所载,自汉代至清代,耒阳境内考取武功实职、荣获功名者竟达一百八十九人之众。

此地更孕育出一批显赫于世的武功世家,诸如汉唐时期的谷氏家族,谷崇曾任东汉光武帝麾下突骑前锋,累官至偏将军;其后,东汉建宁年间谷永仕至郁林太守,谷昕为南昌太守,谷朗则在三国吴朝担任九真太守,其子谷府君于晋武帝时获封永宁侯;及至南北朝,谷衮勇武无双,效力于慕容氏,官至广武将军。

此外,罗氏家族亦人才辈出,如东汉临海太守罗彦,其子罗绥为三国荥阳太守,孙罗含晋时历任尚书、廷尉、长沙相,罗含长子罗处端于晋穆帝时受封武功大夫,镇守边海;南北朝时,罗溶担任军马都总节度使,罗知遐则在梁武帝时领衡州兵马事;至于唐代武举,更有罗宗广、罗汝翼、罗汝辅、罗滨、罗宗华、罗添受等豪杰辈出。

近代以来,大义乡的红军将领周鲂烈士,在掩护毛主席撤退时英勇捐躯,其事迹感人至深。

由此可见,耒阳人民的家国情怀源远流长,忠勇之风早已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之上,尚武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对于习武之人而言,首要之务便是“造桶子”,这一过程涉及利用手掌、拳头、棍棒、铁尺、秤砣等外力,逐步且系统地击打全身,旨在锻炼出一种如铁桶般坚实的抗打击能力。

然而,人体毕竟由血肉构成,其抗击能力存在天然限制。因此,为了充分挖掘并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就必须借助药物的辅助。这些特制的药物,经过精心熬制,成为了一种名为“钻药”的汤剂。

习武之人饮用后,能够消除疼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强健筋骨并提升体能。

尽管不同门派所服用的钻药配方各有特色,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均旨在达到上述效果。

据 1993 年版《耒阳县志》的记载,耒阳地区已探明的植物药材种类多达五百零七种,矿物药材则有十四种。

更为难得的是,耒阳还是九大仙草之首——石斛的原产地。如此丰富且优质的中草药资源,在全国县级市中实属罕见,也为耒阳钻药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作及功效

耒阳钻药历经千年传承,是一种兼具调理与治疗双重功效的汤药。

对于无病之人,它能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对于有病之人,它则能发挥治疗疾病的功效。

此外,对于习武之人而言,钻药更是保护身体、增强功力的不二之选。

耒阳钻药分为“发药”“造药”“补药”三项,共涉及百多味中草药。

其中“发药”含石楠藤、桂枝、紫苏梗、葛根等 16 味草药,“造药”含忍冬藤、功劳木、铁包金、栀子等 16 味草药,“补药”含土人参、土党参、黄芪、何首乌、鸡血藤、骨碎补等 78 味草药。

除此之外,钻药所用剂量与熬制方法也大有讲究。“发药”用大火熬开,熬煮 90 分钟,每次的药需要熬煮两遍,熬成汤药后用酒糟兑服。

“造药”用大火熬开,熬煮 90 分钟,每次的药需要熬煮两遍。两遍倒在一起服用。

而“补药”却有所不同,“补药”用大火熬开后,再熬煮 120 分钟,每次需熬两遍。熟成汤药后,再用汤药加猪脚熬煮 120 分钟,起大锅时,加入糯米醐酒兑服。

一般立冬之后才开始服用耒阳钻药,遵循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此时进补,药性最强。

而农村“起钻”一般也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一届“钻”期为 45 天,实际服药 42 天。

前 3 天在师傅的带领下,徒弟们白天上山采药,切药(洗、切、砍),晒药,装药入袋;晚上练基本功。

服用钻药时,最初7 天服“发药”,“发药”是把人体内的表寒湿热散发出去,使气血畅通。

然后服用 7 天“造药”,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通经活络;这段时间辅练坐桩和“造桶子”等基本功。


接着,再服“补药”7 天,便开始练棍、刀、剑、叉等。“补药”服后能补益气血,使人不畏寒冷,精力充沛。

前 21 天为上半段,下半段如此往复再服 21 天,以防在练功期间产生热邪和经络不畅通,如此直到“钻场”结束。

保护与传承

昔日,耒阳钻药曾是民间武者不可或缺的辅助汤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传承者的努力推广,如今它已转变为广受大众欢迎的养生汤药,旨在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回溯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正值耒阳的煤矿业繁荣昌盛之际,东乡的几乎每个煤矿都会熬制钻药供矿工饮用。

时至今日,每年立冬之后,服用钻药的人数仍在持续增长。

耒阳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分为东西两大流派,而钻药也因流派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东乡,地处山区,毗邻耒阳、永安,习武之风尤为盛行,特别是在原大义山区(涵盖大义乡、盐沙乡、长冲乡、上架乡、陶洲耒水两岸),更是流派纷呈。

其中,盐沙乡壕塘的南罗流派、永耒交界处的以少林俗家弟子为主的少林派,以及以戏班武生为主的华光派最为著名。

盐沙乡壕塘的南罗流派以家族传承为主,直至近代才开始传授武学给姻亲和周围乡亲。

该流派内部组织严谨,既有专门传授武术的师傅,也有专攻治疗跌打损伤和熬制钻药的师傅。

- The End -

作者:曾传林 周作慧

来源:文化耒阳

免责声明:本平台按耒阳社区及各网站网帖推送的任何图文言论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