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4月8日证实,伊朗和美国将于12日在阿曼举行间接高层谈判,而此前特朗普称美伊是“直接”谈判,双方措辞出现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谈判前,伊朗积极行动,与中俄就伊核问题进行深入沟通,这一举动背后蕴含诸多深意,国际社会需高度警惕美伊谈判走向。
自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以来,美伊关系便陷入复杂纠葛之中。当时,伊朗在国际社会监督下限制自身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这一协议为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了曙光。然而,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一系列严厉制裁,使美伊关系急转直下。此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也逐渐强硬,逐步突破伊核协议限制,重启部分核活动,地区局势愈发紧张。
伊朗(资料图)
伊朗在美伊谈判前积极寻求与中俄“对表”,背后有着多重深层原因。美国长期以来对伊朗推行“极限施压”策略,不仅在经济领域实施多轮制裁,试图从金融、能源等关键产业对伊朗经济进行绞杀;在军事上,美国不断加强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对伊朗形成强大军事威慑。在此高压态势下,伊朗深知仅凭自身力量,在与美国谈判中很难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的行为,严重破坏了伊朗对美国的信任。伊朗深刻认识到,美国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协议承诺如同废纸。因此,伊朗急需可靠伙伴在谈判中为其提供坚实支持,确保自身核心利益在谈判中不被侵害。而中俄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公正立场,与伊朗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自然成为伊朗寻求支持的首选对象。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伊朗地处中东核心地带,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近年来,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虽有所波动,但仍通过盟友体系对伊朗形成包围之势。伊朗加强与中俄合作,能够在地区地缘政治博弈中增加外部支持力量,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有效抵御外部压力。
俄罗斯(资料图)
近期,中俄伊三方在伊核问题上的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在莫斯科举行的相关会议中,三方就伊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反对美国单边制裁、维护伊核协议有效性等关键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随后,在北京的会议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探讨如何在外交、经济等领域为伊朗提供支持,帮助伊朗在与美国谈判中争取有利地位。这种合作并非偶然,长期以来,中俄在伊核问题上始终坚定支持伊朗合理诉求,反对美国霸凌行径。如今,三方合作呈现出机制化、常态化趋势,为解决伊核问题注入强大动力,也为伊朗提供了坚实后盾。
美伊此次谈判虽已确定举行,但谈判形式上双方表述的巨大差异,已暴露出谈判前景的不确定性。美国主张“直接对话”,而伊朗坚持“间接谈判”,这一矛盾反映出双方缺乏基本互信。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也极大影响着谈判走向。特朗普政府出于国内选举、党派斗争等政治考量,在谈判中往往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对伊朗提出诸多不合理要求,这无疑增加了谈判难度。此外,以色列因素不容忽视。以色列一直视伊朗为地区安全最大威胁,强烈反对美伊缓和关系。若美伊谈判结果不符合以色列利益,以色列极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进行破坏,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危险。
俄罗斯(资料图)
国际社会对美伊谈判高度关注。联合国明确表示,欢迎美伊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强调这是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的关键。欧洲国家普遍希望美伊谈判能够取得积极成果,恢复伊核协议有效性,稳定地区能源市场,保障自身能源安全与经济利益。阿拉伯国家则担心美伊谈判结果影响地区力量平衡,部分国家呼吁谈判应充分考虑地区国家合理诉求,确保地区和平稳定。
中国在伊核问题上始终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立场。中国积极参与中俄伊三方会议,为推动伊核问题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摒弃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在平等、互信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中国也愿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继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美伊谈判前伊朗与中俄的紧密互动,反映出地区局势的复杂敏感。此次谈判不仅关乎美伊两国利益,更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谈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敦促美伊双方以负责任态度进行谈判,切实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