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消息,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的威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武装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近期美伊关系因核问题谈判陷入紧张,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强硬表态,似乎将局势推向了危险边缘。
本月初,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会谈,这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双方首次就核问题展开谈判。阿拉格齐称此次谈判“富有成效、平静且积极”,双方还同意继续会谈。然而,这次谈判采用“间接”形式,美伊代表团分处不同房间,通过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传达观点。这一安排凸显伊朗对美国信任缺失,试图借此试探美方真实意图,判断后续谈判可能性。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对伊朗态度依旧矛盾。一方面寻求“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持续“极限施压”。4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途径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若谈判破裂,将对伊朗采取“深入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番言论无疑是对伊朗的严重威胁,也可视为美国的“宣战条件”,意在逼迫伊朗在核问题上接受特朗普政府条件。在此背景下,美伊在此次“间接”谈判中达成有效共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尽管双方代表进行了初步接触,实际关系仍极度紧张,冲突一触即发。美国不仅向中东地区增派航母战斗群,还调动数架B-2轰炸机。卫星图像显示,美军已在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集结6架B-2A隐形战略轰炸机。与此同时,伊朗全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双方在核问题谈判出发点上存在根本差异。美国首要目标是促使伊朗进行直接谈判,为此不惜采用外交或武力施压手段;伊朗则认为,直接谈判的前提是美国解除“极限施压”,在伊朗看来,这是美国展现谈判诚意的关键。
从军事力量对比来看,伊朗军队约有54万名现役军人,陆军是主体,约35万人,装备主战坦克约1500辆,机械化程度较高,拥有大量装甲运兵车、火炮、火箭炮,还有一定数量反坦克、地地、地空导弹以及直升机和运输机。海军约1.8万人,拥有俄制“基洛”级潜艇、护卫舰、导弹快艇等装备,主要负责波斯湾水域和霍尔木兹海峡安全。空军约5万人,装备各型飞机900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00余架,虽装备有先进战机,但整体较为陈旧。伊朗还拥有中东地区强大的导弹库,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导弹,能对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军事基地构成威胁。然而,伊朗防空系统依赖老旧俄制S-300和国产“巴瓦尔-373”,面对美军F-35隐形战机群,拦截成功率较低。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作为全球军事强国,军事力量在各方面远超伊朗。美军在中东长期存在,拥有多个军事基地,具备强大空中打击、海上封锁和地面作战能力。其先进战机、导弹防御系统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等,在技术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航母战斗群可快速部署,为军事行动提供强大支持。在网络战、电子战等新兴领域,美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俄罗斯在美伊紧张局势中扮演重要角色。俄罗斯与伊朗常围绕核协议等议题磋商,愿帮助缓和美伊关系。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曾表示,特朗普威胁轰炸伊朗言论使局势更复杂,军事打击将给中东带来“灾难性”影响。2022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俄伊深化双边关系,今年1月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不过,俄罗斯也有自身考量,俄伊贸易额有限,且在叙利亚石油权益、无人机技术出口等方面存在分歧。俄乌战场仍是俄罗斯关注重点,需要时间恢复经济,因此在军事支持伊朗问题上持谨慎态度。
地区其他国家对美伊紧张局势反应不一。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因美军基地遍布,且处于伊朗导弹覆盖范围,召开安全会议商讨应对之策。土耳其试图扮演“调停者”角色,提出“区域安全新框架”,谋取战略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未来美伊关系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若双方继续坚持强硬立场,冲突风险将不断攀升,小规模冲突甚至大规模冲突都有可能爆发。美军可能空袭伊朗部分军事设施,伊朗则可能对美军在中东军事基地进行报复。但也存在缓和可能,若美国调整对伊政策,解除部分制裁,展现谈判诚意,伊朗也可能在核问题上做出一定妥协,双方通过外交途径达成协议。无论结果如何,美伊关系走向都将深刻影响中东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