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伊在阿曼进行了一次“间接谈判”。谈判结束后,双方均表示“富有建设性”,并约定4月19日接着谈。谈判场上双方“和和睦睦”,但场外却针锋相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谈判结束后立刻召见了军方高层,并下令维持“最高戒备”。美防长赫格塞思随即发出威胁称,如果谈判失败,美军准备对伊朗采取“深入且大规模”行动确保伊朗“永远不会拥核”。4月14日,特朗普发声指责伊朗“拖延谈判进程”,并再提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
虽然美国方面狠话撂了一堆,但在伊核问题上特朗普可能将做出“重大妥协”。4月14日,美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表示,特朗普政府不再坚持伊朗“完全无核化”的立场。相反,现在的计划是限制伊朗铀浓缩的水平。此外,美国还希望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军事化,本质上是重新回到奥巴马政府在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暂且不论这是否是美方放出的烟雾弹,单纯看特朗普政府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180度转变就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按照内塔尼亚胡的说法,伊朗需要在美国监督下摧毁所有核设施作为谈判协议的一部分。若这也是美国的立场,那如今仅要求伊朗限制铀浓缩水平,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重大妥协。可以说,在美伊围绕核问题展开较量的过程中,胡塞武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胡塞武装抬伊朗上谈判桌。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如今对胡塞武装展开高强度军事行动是在模拟打击伊朗的效果。
胡塞武装与伊朗的情况比较类似,这主要体现在打击目标都深藏于地底。这就是美军出动数架B-2隐轰空袭胡塞武装的一个核心原因所在。不过,经过近段时间大规模空袭,前后打死了胡塞武装领导层人员并摧毁了数座弹药库,但胡塞武装仍有能力对美军发起致命攻击,MQ-9无人机隔三差五就传出被胡塞武装击落的消息,而且最近被击落的次数还蛮高的,按照胡塞武装方面说法,两周内就击落了四架。
想必通过对近段时间美军与胡塞武装的作战进行评估后才促使特朗普政府将打击伊朗的选项再往后靠吧。道理很简单,一个非国家武装组织美军都打得那么费劲,更何况拥有强大导弹能力的伊朗。纵使美军空袭能力再强,也不能同时锁定所有隐藏在地底下的导弹城,而伊朗的导弹可进行饱和式报复。面对铺天盖地袭来的“导弹雨”,即便美军防空系统如何先进,恐怕也很难以招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