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波
Wang Yubo
当代艺术家,发现主义绘画学术理论倡导者,治愈性无意识抽象绘画践行者,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荷兰白立方基金会等多家专业机构收藏。
非烟
100×100cm
布面丙烯
2024
“星丛”系列专访
王玉波:
在当代语境下
与画布之间构建起生命的对话
库艺术=库: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个人经历吗?
王玉波=王:我小时候很皮(小名皮皮),第一次记事是半夜扒拉草席被老妈当成老鼠给暴打。大人找我不见,不用想,不是在墙头就是在树上。从小命运多舛,掉过河、喝过药、被电击,次次差点要小命。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往后余生还真是顺风顺水无坎坷,恍惚间已过了四十七个年头。
非烟1
100 ×100cm
布面丙烯
2024
我的父亲是恢复高考的那个年代的第一批重点大学毕业生,生前为了照顾年迈的奶奶放弃城里优厚待遇的工作,回到县城做了一辈子的高中数学老师。他没什么爱好,就爱读书,对文学和历史有很高的造诣,很是智慧。那些经典古诗文常常能倒背如流,这记忆力也是没谁了,我现在连高中同桌是谁都搞不清。母亲小学二年级“毕业”,标准的农村家庭主妇,一生勤劳持家,善良喜乐,挂在嘴边最多的词儿就是“幸福”。这种文化的断层却不影响父母一辈子恩爱相处,从没有过拌嘴吵架,这种现象我研究了半辈子始终不得其解。
非烟3
100 ×100cm
布面丙烯
2024
我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喜欢画画,家族传承里好像也没有“艺术”的基因,直到初中时被美术老师夸赞有艺术天赋(也许是招生惯用伎俩),对艺术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就这样被唤醒。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征询父亲大人的意见和支持,是他轻描淡写的一句“想学就学呗”把我送上了艺术这条道。自从接受了正规的西方美术教育,审美和画画的题材都发生了变化,素描画的那些瓶瓶罐罐总是遭到家人的不解。父亲不止一次请我给他画几幅梅兰竹菊山水花鸟,可惜我中国画画不好,也不想学,始终都没如愿。为此还经常和父亲争辩,给他灌输现代美术思想,但是徒劳,我说不动他,他也改变不了我。叛逆这个词儿始终刻在骨子里的。
非烟4
100×100cm
布面丙烯
2024
我大学期间学的是艺术设计,不属于纯艺范畴。在艺术的道路上我属于不善学习的那类。那时喜欢画油画,经常跟美术系的同学去写生,也没有老师教授技法,完全靠自己摸索,画了多年还分不清各种油画材料的特性。后来也做了油彩和丙烯综合材料的尝试,总觉得作品依然停留在“术”的层面,缺少能叩击灵魂的内核。直到三年疫情的经历和父亲离世的冲击,让我开始思考生命和宇宙,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完全发生了改变,常常在自习营造的混沌空间磁场里冥想,感悟生命的意义,寻找属于自己那颗滑亮星空的光亮。
无色20241225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你认为这些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给了我温和淡泊的性格和包容的心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作品偏好原生的苍茫,悲天悯人,以上帝视角俯瞰众生。漫长的疫情带给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创伤,需要艺术来治愈。密密麻麻的色点,相互缠绕重叠的线条,在作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安宁,在当代语境下与画布之间构建起生命的对话。
无色20241209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探索“抽象”绘画?为什么选择这种创作方式?
王:我喜欢不被定义的表达,不主张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强加于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面对抽象绘画作品的时候都会和自己的认知观念、情感诉求发生关联,所以抽象绘画更容易和观众拉进距离,从抽象绘画中看到真实的自己。对于创作者而言,也能更好地激发更多可能性的绘画语言实验性探索。
无色20241208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抽象绘画属于“发现的艺术”。早年在户外写生之余喜欢去捡石头,被石头的纹理和质感吸引,那是大自然累经上亿年的杰作,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我们在玩石赏石中体验发现的快乐,恍如穿越时空,在混沌的世界里寻求真相。这也许就是抽象绘画的魅力所在吧!
无色20241207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无色20241206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你的绘画是否有借助什么特殊工具?还是纯手绘?你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王:近看我的作品,那些密集的点和线可能几乎让人崩溃,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绘完成,在这个讲究效率的快餐文化时代,这种绘画方式可能显得落伍和不合时宜。我不是那种喜欢赶潮流的人,始终向往经典,遵从内心。
我的抽象绘画作品构建逻辑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在画布上用丙烯颜料做一层薄薄的底,然后根据底的色彩和形态用不同颜色的丙烯马克笔去勾勒、叠加、混合,直到得到我想要的画面效果。
无色20241205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请谈谈你现在的创作情况以及在实践中主要涉及的主题?
王:作品的成熟需要时间和数量的积累,尤其需要更多大幅面的作品去加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辞去了某些社会职务,精简了公司业务,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基于和代理经纪画廊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两年的经济状况还算说的过去,减少了一些焦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去。
今年的创作延续之前的《无色》系列,作品表达的是一种混沌、自由、博爱的世界观。
无色20241128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你提到今年的作品延续了去年的《无色》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升级”和更多可能性实验,能否具体谈谈?
王:一套简单的拳打到极致,同样能产生巨大的威力。今年作品的“升级”,就是在原有绘画语言的基础上“加量”,线条之间的叠加更加密集,让作品呈现出经受岁月打磨的痕迹,给人呈现出温润如玉、自然而治愈的面貌。这些作品构图简约而不简单,追求“大繁至简,极境至臻”的艺术境界,让人在欣赏时能够沉浸其中,叩问灵魂,发现自我。就好比腾格尔的音乐,用最大的力气唱出最低的音。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作品更具有现实观念性。
我曾尝试用山水的形态结合抽象的线条画了几幅圆形作品(《非烟系列》),试图在抽象和具象之间构建平衡。
无色20241116
60×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你一张作品要画多久?是否存在调整或改动?
王:不好说,根据画面需要。用时最长的一幅大尺幅作品死磕过两个月,好像在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的作品一年可能就出一幅,因为气压不能一直顶格,容易爆胎。现实中还真有一年只画一幅画的艺术家,我不敢确定以后我会不会也这样干。我作画有个习惯,画面效果必须达到十分满意才会收手进入到下一个作品的创作,结束的作品已经很好的表达了我当时的心境和状态,因此很少存在后期的调整和改动。
无色20240718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能否介绍下你所倡导的“治愈性无意识抽象绘画”的概念?
王:我认为抽象绘画不仅可以供人欣赏,在作画的体验中还具有自我疗愈的功能。抽象绘画不需要太多的条条框框,可以随心所欲地实验性探索,不需要太多人为意识的干预和强加以明确指向性表达,而是让观者沉浸在你所设立的视觉磁场里发现与之共情的幻相,这种幻相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这也正是抽象绘画的魅力所在。
无色20240628
60 ×6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有哪些?
王:我已经很久不再关注其他艺术家了。
库:你让自己坚持创作的内驱力是什么?
王:纯粹的喜欢。这是一种其他职业替代不了的生活方式。生活困难的岁月,即使卖车也没有放弃创作去搞培训,更不要说跑滴滴、送外卖了。我秉持的人生信条是:一生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
王玉波创作过程及作品展览
库:你认为艺术家在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是否认同艺术家应该承担超越个人欲望的责任和使命感?这种责任和使命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艺术家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家,在于这个群体的发散性创新能力。艺术家的劳动成果也许不能直接转换成生产力,却能为各行各业和人类精神文明提供不可替代的养分。大多时候,艺术与经济、政治、宗教、科技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艺术家也应该围绕当下的在地生存状态和对未来的思考创作出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作品。同时,艺术家也是人,也要生活,应该享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社会包容。同样,艺术家也不能为了个人的私欲做出损害他人、破坏国家法律法规和有悖人伦道德的行为。
无色20240421
150 ×150cm
布面丙烯
2024
无色20240408
150 ×15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在追求艺术的路上,您是否曾面临过外界的压力、质疑或者诱惑?您是如何应对的?
王:我是那种对物质条件极容易满足的人,没有太多消费欲望和娱乐需求,只想着条件允许时把工作室空间再拓展大一些,以更好的拓展自己的艺术创作领域。作为家庭成员,基本的家庭责任也要去尽量分担一些,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稳定相当重要。我在不断地提高自己艺术创作能力的同时,也会兼顾市场,不再惜售自己的作品,作品市场价格根据市场的反馈更趋向合理。这两年我的版画作品很受市场欢迎,销售还算可观,基本不会在经济方面有太大压力。除了工作需要,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和应酬,挤出更多时间来锻炼身体、陪伴家人。
无色20240121
150 ×150cm
布面丙烯
2024
无色2023039
150×150cm
布面丙烯
2024
库:在当今这个艺术被日益消费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您如何看待艺术作为真理媒介的可能性?艺术中追求真理的价值是否依然重要?
王:首先我不反对艺术被消费化、娱乐化,存在即合理,它迎合了部分人群的精神需求。真、善、美是检验艺术作品优劣的三要素。这里的“真”就是是否真实地表达艺术家本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和生存状态。所谓的“真理”在艺术语境中并不具有“唯一性”,它是多样的存在。艺术家千万不要为追求外在约定俗成的所谓“真理”而失去自我。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是他在找寻真理的过程中开始着重内求。了解再多的大师,观看再多的展览,都不如通过生活感悟以及和自然的接触体验来的真实,也只有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感悟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和观者产生共情。艺术家要保持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在混沌的当代语境中开辟出一道光,这道光能温暖大地、照亮人心。
无色2023036
150 ×140cm
布面丙烯
2023
库:2025年你有什么展览或项目计划?
王:除了多出作品,尽量积极参加一些展览吧,如果有机缘,希望再办一场个展,展现我近两年来的成果。
无色2023024
150 ×150cm
布面丙烯
2023
无色2023001
150 ×150cm
布面丙烯
2023
五一假期特别活动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即将启动
“在色彩中探索绘画新的可能性”
国内外导师携手构建一个独立的绘画体系
Rediscovering Color, Transcending Oneself
色彩绘画
创研工作坊(第四期)
导师阵容:
马树青、英格丽·弗洛斯(德)、黄拱烘(德)
线下工作坊启动时间:
2025年5月1日
授课方式:
线上理论教学 + 线下实践创作 + 跟踪创作点评
线下授课地点:
课程亮点:
从绘画观念、色彩理论到个体独立创作,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助力成员全面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全阶段成员权益:
- 参加本期工作坊举办的线上成果展,展示个人作品;
- 加入“色彩绘画”师生专享交流群,与导师及同行深度互动;
- 参选“色彩绘画”年度主题展览,获得更多展出机会;
- 获得由库艺术教育与“色彩绘画”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
- 优先获得现场参与《库艺术》举办学术主题论坛活动的现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