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璟
Gu Wenjing
1999 年生,现居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
paparazzi
布面丙烯
120×100cm
2024
“星丛”系列专访
顾文璟:
我想让自己
与这个世界发生一些碰撞
库艺术=库: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成长经历吗?
顾文璟=顾:我在杭州长大 ,后来定居北京。
库:你认为这些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顾:我认为我作品中的“怀旧”或者说时空跨越感,可能最初源于这段经历。因为我会觉得,在杭州的时期的我和现在完全像两种人格,而且转变很突然。
I will always find you
布面丙烯
100×80cm
2024
库:你何时开始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家人支持你吗?
顾:大概七八岁,周围的人开玩笑说我以后可以做艺术家,我就信了。家人挺支持。
库:你的绘画作品的灵感是来自哪里?摄影吗?
顾:其实都是来自于对时空状态的感受,有一种个人视角的历史性在里面,我会运用摄影感加入一个客观性的视角,所以有些可能看起来像摄影来源。
solitudeII
布面丙烯
90×70cm
2024
库:谈谈你绘画和摄影创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顾:相同点就是都运用了照片视角与质感,呈现视觉效果。不同点则是在于绘画的创作可能更是一个概括的过程,删去了很多信息,所以看到的是更直接的表达。
库:在你的绘画中似乎没有介入太多的色彩选择,是有意为之吗?
顾:这个可能源于我的视觉经验 。我对色彩的感知其实很丰富,但是在画面中运用什么还是会去把控一下。
对白dialogue
布面丙烯
90×70cm
2024
库:你属于绘画产量高的艺术家吗?你的工作习惯和方法是怎样的?
顾:我的产量不太高,我作品体量也不算很大。主要是进度比较慢,经常容易卡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但我一定会完成它。
库:近年你的创作方式有没有过转变,在工作方法上有哪些变化?
顾:可能最大的转变就是结束了对题材和系列的纠结。因为我开始自然而然地生成这些,不再把它放在限制创作方向的角度上。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
PLAY!
布面丙烯
80×80cm
2024
库:能为我们分享一些你近期喜欢的艺术家吗?
顾:我一直喜欢的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简.迪贝兹(Jan Dibbets)还有一些最近比较喜欢艺术家是乌尔斯·菲舍尔(Urs Fischer)、卡蜜儿·亨罗特(Camille Henrot)还有好多。
库:你让自己坚持创作的内驱力是什么?
顾:我觉得是想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发生一些碰撞。
gazing
布面丙烯
90×70cm
2024
库:你认为艺术家在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是否认同艺术家应该承担超越个人欲望的责任和使命感?这种责任和使命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我认为是这样的。艺术家应该始终有一个理想化的、或者说超越自身限制的视角,至少不能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个人欲望的追求上。
库:在追求艺术的路上,您是否曾面临过外界的压力、质疑或者诱惑?您是如何应对的?
顾:我觉得最大的压力就是,我很容易和别人比较我自己,我就会总觉得自己还有一些不自信。但后来我发现,就是每一次比较都是一种硬碰硬,碰碎了也没什么所谓其实,这样就觉得心态挺好。
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
布面丙烯
50×40cm
2024
库:在当今这个艺术被日益消费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您如何看待艺术作为真理媒介的可能性?艺术中追求真理的价值是否依然重要?
顾:艺术中追求真理的价值始终重要。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这个,这是毋庸置疑的。
库:2025年你有什么展览或项目计划?
顾:可能有些展览吧。不过最主要的计划是毕业,完成学业。
land陆地
布面丙烯
50×50cm
2024
五一假期特别活动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即将启动
“在色彩中探索绘画新的可能性”
国内外导师携手构建一个独立的绘画体系
Rediscovering Color, Transcending Oneself
色彩绘画
创研工作坊(第四期)
导师阵容:
马树青、英格丽·弗洛斯(德)、黄拱烘(德)
线下工作坊启动时间:
2025年5月1日
授课方式:
线上理论教学 + 线下实践创作 + 跟踪创作点评
线下授课地点:
课程亮点:
从绘画观念、色彩理论到个体独立创作,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助力成员全面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全阶段成员权益:
- 参加本期工作坊举办的线上成果展,展示个人作品;
- 加入“色彩绘画”师生专享交流群,与导师及同行深度互动;
- 参选“色彩绘画”年度主题展览,获得更多展出机会;
- 获得由库艺术教育与“色彩绘画”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
- 优先获得现场参与《库艺术》举办学术主题论坛活动的现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