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泸州叙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近日,叙永县四普工作队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意外发现保存完好的古寨门一处、摩崖石刻一处、山寨遗址一处及乌龟造像一尊。这一发现与当地民间流传的奢崇明兵败藏宝传说与实体遗迹或有关联,为研究川南明清军事防御体系、民族传说与石刻艺术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或将解开更多关于明清西南边疆治理、石刻艺术的历史密码。
古迹密集 天台山新发现寨门、石刻、山寨遗址
此次新发现的古寨门正位于天台山山腰险要之处,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摩崖石刻直线距离仅百米,寨门依山势而建,墙体由青石垒砌而成,高约2米、宽1.2米、进深2.8米,内侧门洞宽0.35米、厚0.17米,暂未发现有文字痕迹。现初步推测该寨门为当地乡民抵御敌人侵扰所筑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寨门右侧20米处的岩壁上,一处长0.9米、高0.75米的摩崖石刻虽因流水侵蚀字迹难以识别,但其规整的边框和残留的凿刻痕迹,仍可窥见当年匠人的精心布局。在摩崖石刻左侧有一尊清同治年间石刻造像,该造像高1.1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为0.28米,造像雕刻线条简单流畅,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总体保存较为完好。
在山顶上新发现天台山寨遗址一处,该遗址长21.5米、宽8米,为一进三开间,两侧有耳房两处,现坐基6个。记者了解到,该处遗址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为植被所掩盖未能开展普查,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工作队员开展周边环境清理,得以恢复遗址地基原貌。
“藏宝天台”现乌龟造像 “洛书图案”清晰可见
位于叙永县后山镇丰收村五社的天台山,山体如刀劈斧削拔地而起,四面绝壁仅容一条栈道蜿蜒而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因山形如印似台,故而得名天台山。《明史》记载:“天启三年(1923年)五月,朱燮元率军攻克永宁,樊龙战死,奢寅受伤,奢崇明父子败走红岩大屯。明军又攻占红岩大屯,连拔天台、白崖、楠木诸屯,抚定红潦48寨,奢崇明败走旧蔺州城。”此处所记述的天台屯即天台山,明末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发动兵败后曾退守此山,其“藏宝天台”的传说更是在当地流传数百年。
令人惊喜的是,在遗址前方50米,工作队还发现了一尊乌龟造像,“该乌龟背上有洛书图案: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叙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在乌龟造像之下,另有一块八边形石头,石上刻有河图。”据介绍,河图洛书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古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能够反映古代中国人的时空观念。石头之下为一座枯井,据初步考证,疑因据传井中藏有宝藏,曾有人推开石头寻找,故呈现如今形状。
叙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叙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将持续开展后山镇天台山地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力争深入挖掘其文化基因,为乌蒙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注入独特历史底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编辑 曾雪柔 图片 受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