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春雷响,万根竹笋生。一场春雨过后,叙永县广袤的竹林中,一根根楠竹笋、罗汉笋、苦竹笋迎着春风破土而出,村民们抢抓春笋采摘时节,穿梭在绿海之中,采撷着“绿色山珍”,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森林粮库”,要求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叙永,作为森林资源大县与四川省最大的竹林基地县,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林下食物,探索从森林中获取粮食的新路径。今年3月,叙永县入选四川省第一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名单的区(县)。
以竹为“钥” 小竹笋撬动大产业
进入4月,正是罗汉笋采挖的季节,天还未亮,村民们便结伴走向大山深处。他们背着袋子,带着干粮,在茂密竹林里仔细搜寻、麻利采挖,几个小时后,便收获满满,将漫山遍野的“珍宝”兑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欢声笑语瞬间打破山林的宁静。
“我每天能采80多斤笋,一斤卖5块多,一天能挣400多元,比在外面干活儿强,一个月挣10000元不成问题。”采笋人罗治海“炫耀”着自己的成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罗汉笋,不仅是餐桌上的应季美味,更是采笋人的“致富密码”。据叙永县分水镇龙洞村党支部书记雷自武介绍,每年依靠挖笋,农户可以增加几千元至上万元的收入。
由于罗汉笋品质上乘,吸引了各地收购商纷至沓来。傍晚时分,叙永县分水镇龙洞村、分水村,叙永县白腊苗族乡荍田村的各竹笋收购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打包、称重、付钱、装车……山林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叙永县分水镇党委书记商茂介绍,该镇罗汉竹面积1万余亩,年产罗汉笋1000余吨,产值达1600余万元。采笋季节,每天有300余人上山采摘,人均增收 5000余元,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就地就业问题,更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作为四川省最大的竹林基地县,叙永县现有竹林统计面积165万亩,笋用竹林面积达25万亩,一年四季均有竹笋,年产鲜竹笋11.4万吨。
凭借丰富的竹笋资源,叙永成功引入多家竹笋加工企业。泸州野植珍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公司总经理牟小利介绍说,他们生产的竹笋产品不仅在当地深受欢迎,还远销到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部分产品更是走出国门,出口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年综合产值达1亿余元。
靠竹吃“竹”,以竹为“钥”,目前,叙永县已培育竹笋加工企业15家,形成了罗汉笋、苦竹笋、大竹笋、绵竹笋、方竹笋等特色竹笋品牌,竹笋产业已然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
做“竹”文章 “竹林+”释放绿色动能
165万亩竹林,除了收竹笋,如何进一步深挖“林粮”潜力?水尾镇水星村村民邬高兰给出答案:发展“竹林 + 食用菌”。多年前返乡创业的她,一心扎根竹林,钻研林下菌菇种植。
经过长期大胆尝试与摸索,邬高兰从种植“小白”成长为乡村林下菌“专家”。如今,这里的林下菌产业已形成培育、种植、采收、包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现在,竹下是菌,菌上是竹。用邬高兰的话说:“竹下种菌,菌养土壤,土壤肥沃了,竹子和菌子都长得更好。”
目前,邬高兰已成功培育赤松茸、大球盖菇、毛木耳、羊肚菌、黑皮鸡枞等20多个食用菌品种。其合作社林下菌种植规模达3000余亩,全年总产值857万元,带动当地500多个家庭、900余名村民投身林下经济,共建“天府森林粮库”,共享生态红利。叙永县林下食用菌产业示范建设项目也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天府森林粮库”示范项目。
放眼水尾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6.7%,竹林面积28万亩。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水尾镇正全力构建“一线五点”森林粮库发展体系,依托“天府森林粮库”项目建设,该镇正在升级园区道路,升级完成后,将串联起邬高林下菌“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天府森林粮库”核心区、农旅融合立体粮库产业基地、竹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运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森林粮库”发展示范带,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水尾镇党委副书记易聪勇介绍:“我们计划建设万亩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产业园以及林竹产业孵化中心,采用‘政府 + 企业 + 村资公司 + 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竹 + 笋’‘竹 + 菌’‘竹 + 药’等多元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宜居的‘森林粮库发展示范镇’。”
行走在葱郁的竹林间,“竹林 +”释放的绿色生产力清晰可感。不止水尾镇,目前叙永县已在全县12个乡镇培育林下菌种植基地1万余亩,年产值达2.6亿元。
藏粮于林 “森林粮库”铺就振兴路
在邬高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约10公里外的向林镇跃龙村浙川东西部协作立体粮库示范园区,油茶树郁郁葱葱。为填补油茶挂果前的收益空白,跃龙村在油茶树下套种茶叶,既提升土地利用率,又通过套种改良土壤,促进油茶生长。嫩绿的茶树与油茶树相间排列,漫山遍野生机勃勃。
近年来,向林镇跃龙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围绕油茶+茶叶积极探索“油茶+套种”复合种植。目前,该村已发展“油茶+套种”面积1700亩。
叙永县是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2014年便将油茶产业纳入了产业扶贫规划,截至目前,叙永全县累计种植油茶13.2万亩,覆盖18个乡镇118个村,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与油茶产业配套,叙永建成了年产精制茶油3000吨和浓香菜籽油100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2条,油茶剥壳烘干生产线3条,油茶冷藏设备1套,构建了油茶苗木培植体系、产品加工体系、品牌塑造体系等“三大体系”,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叙永县林业和竹业局局长费正林告诉记者,目前,该县有县级以上林粮基地7个,“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5个;县域内以经济林食物、林下食物为主导的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藏粮于林,向森林要粮,2024年,叙永县林粮产量达8万吨,产值12亿元。
“森林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叙永森林资源丰富,向森林要食物,潜力巨大、大有可为……”费正林表示,将抢抓国家相关政策机遇,大力挖掘“林粮”潜能,助推“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林粮”力量。
如今,叙永广袤的森林里,特色森林经济蓬勃兴起,绿色产业链条纵横交织,书写着绿海生“金”的发展故事,乡村稳步迈向振兴之路。
来源:叙永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