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台前打渔陈镇张庙村双孢菇迎来丰收。走进双孢菇种植大棚,一排排高标准生产菌床上,洁白饱满的双孢菇如珍珠般散落,鲜嫩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加工、称重,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张庙村党支部书记张鲁国表示,曾经张庙村集体经济近乎为零,村民增收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村 “两委” 多次外出考察调研,最终选定发展双孢菇产业。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张庙村已建成 9 个菇棚,覆盖 7 个种植户,年产双孢菇 40 余吨,产值达 120 余万元。
无独有偶,在不远处的打渔陈镇田庄村迎来客流小高峰,前来打卡拍照,体验田园风光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农业效益、农民收入,打渔陈镇积极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拓宽农民致富路,让乡村振兴道路的前景更加光明。
种植户姜士生4年前放弃正直兴盛的装修行业,趁着政策的东风选择了种植行业,经过2年探索,现已成为一名专业种植大户,种植的果蔬年产量超1.5万公斤。今年又引进新品种猕猴桃、李子树,预估年产量均在3500公斤以上。
该镇党委书记赵宪生介绍,“强化政策扶持,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新型产业规模,为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推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供强有力“后勤”保障。通过特色产业,稳增长促就业,鼓足群众“钱袋子”,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眼下,夹河乡陆楼村的韭菜也迎来了收获高峰期。走进韭菜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片翠绿的韭菜田好似绿色的海洋。工人们手持镰刀在垄间娴熟作业,割捆分装一气呵成,捆扎整齐的韭菜被放置一旁,等待运输。
种植户董正高表示,今年他流转了26亩土地种植韭菜,韭菜市场需求量大,种植简单、管理容易,种植一次可连续收割三茬。当前正值韭菜销售的旺季,基地采取订单销售模式,每日的销售量可以达到6000斤左右。
陆楼村的韭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
据了解,台前县为全面推进特色农产品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思维,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资源和产品优势,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田园基地。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发展复合型农业,坚持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集种植、加工、保鲜储藏、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多管齐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台前县通过做强做优食用菌、樱桃、韭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的步伐持续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较好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下一步,台前县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产业链更加完善、乡村更加富有、人民更加幸福,谱写台前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高质量发展的出彩篇章。(图/王传帅 王永)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