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清时期,推崇“馆阁体”之后,书法界的楷书作品,出现单调、僵化等问题,尤其是现代的初学者和普罗大众,被某些专家误导,认为楷书就要横平竖直,笔笔匀称,恪守章法,大量临摹“印刷体”范本。


从写字的层面分析,“印刷体”清晰干净,适合日常使用,学一学无妨,可站在艺术角度,它无一丝生气,令人越看越乏味,与之毫不搭边,所以别被“印刷体”骗了,若想写出楷书的艺术性,还需回归古法。


譬如“楷圣”欧阳询的法帖,乃是最佳选择,他推崇“尚法”理念,恪守楷法,用笔醇厚、精到,临学其字,可以夯实基础,令自我书写更加规范、从容,当然“欧楷”不仅遵守章法,还独具妙趣。


其字构势险绝,在端庄之中,不断的欹侧、动荡,正如张怀瓘《书断》里面,评价所言:“笔力劲险……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后世普遍认为,欧阳询最精妙的作品,乃是“第一楷书”《九成宫》,可是此帖的石碑漫漶,拓本也模糊不清,展现的笔法不精准,不利于学习和参透。

好在后来,欧阳询一幅“绝世大作”出土,水平不逊于《九成宫》,可谓达到楷书的最高境界,它就是《皇甫君碑》,隋代臣子皇甫诞的墓志铭。


全碑共计1600多字,虽然《皇甫君碑》的原石断裂,但是精善的“清拓本”传世,清晰如新,着墨润丽,无一处缺损,字迹端庄峭拔、爽利干练,多用中锋运笔,控笔平稳,气力扎实。


形成稳固的根基,当然也不乏艺术妙趣,辅以露锋和侧锋,有时收尾处猛然上挑,恰似英雄拔剑出鞘的刹那,气势不凡,一攻一守间,尽显大唐气象,造势也与之相配,倾斜中求稳,更显妙趣感和个性。


翁方纲曾评价:“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杨宾也说:“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皇甫君碑》极具峭拔之美,把欧阳询楷书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早年创作,多用外露笔锋,更便于参透和掌握,强化基本功,掌握“楷法”,既得规范,又不失灵活性。


而今,我们对欧阳询《皇甫君碑》,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的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