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遗事: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英] 潘翎 著,宋菁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

推荐理由:

1969年,张爱玲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我们中国人至今不大恋爱,连爱情小说也往往不是讲谈恋爱。”

从今人的视角看,这话或许偏颇,但揭示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质疑孔子和儒家的潮流以前,中国人的爱情很少是个人化、浪漫的,而更多内嵌在家庭秩序之中。著名的东方主义者亚瑟·韦利更是认为,早期中国的男女关系缺乏神秘感,只是一种实用而功利的身体满足。

本书正是以文艺著述与文人生活为线索,讲述了明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爱情在中国的发展史。从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等人的身上,我们会窥见“爱”的复杂性,西方意义上的“浪漫爱”并非普遍与天然的,但这种对爱情的理解在中国也逐渐与传统思想相结合生根,流行于现代生活之中。

撰文/刘亚光

编辑/李阳

校对/刘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