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保持22℃,湿度控制65%,通风和光照非常关键。”日前,在舒兰市朝阳镇新旭村蔬菜大棚,种植户杨占林正在查看黄瓜苗长势。这位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每天要巡查16栋大棚,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大棚分区域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采用滴灌技术并施用有机肥。杨占林坚持让蔬菜自然成熟,比普通种植晚收获一周,以更好的口感和品质让蔬菜直供超市,吸引不少游客采摘,年收入超20万元。
新旭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共有155栋温室、324栋大棚,年产蔬菜超5000吨。村党支部书记王树文介绍,2024年全村蔬菜种植总收入1500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追月鲜师”蔬菜品牌已形成良好口碑。“村里的黄瓜将于4月20日上市,欢迎大家品尝采摘!”王树文说。
新旭村的发展得益于朝阳镇党委、政府对棚膜经济的高度重视,通过投入资金改造老旧大棚、推广“棚中棚”保温技术、实行全年多茬轮作等举措提升种植效益。“去年升级大棚设施后,冬季育苗成活率提高30%,单棚年收益增加3万元。”杨占林说。
未来,朝阳镇鼓励农户利用庭院种植花卉和食用菌,新建冷链物流和电商服务站,将农产品销往全国。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添奥
责编 张添奥
二审 丁美佳
终审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