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举办义务教育艺术课堂教育创新与实践教研活动,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展示相结合,为兰州市艺术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教学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动义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课例展示部分,两位老师将“协同·融合·创新”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马苗苗老师执教的《鼓和号》以“森林音乐会”为主题,通过声势律动、画旋律线和乐器演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凸显了音乐和美术的融合,为现场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韩金玲老师执教的《听听画画》通过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作品《构图八号》导入,将视觉与听觉联系在一起,把音乐变得“可见”,通过“以耳代眼”的创新形式,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实现感官的解放与思维的碰撞,实现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联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安西路小学非遗社团展示了皮影和京剧表演,这既是地方文化资源与艺术课堂深度融合,也是学校“恒美+”课程体系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呈现。这种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美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是教育部《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具体落实,为美育教育特色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工作坊案例分享环节,唐晓云老师以安西路小学“三经四纬”教研模式为切入点,展示学校非遗传承、跨学科融合方面的成效,学校通过立体化教研、沉浸式课程、创新评价等,实现了美术教育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跨越,为小学美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恒美”样本。李涓老师从工作室架构、音乐教研以及延时服务成果等方面分享,展现了学校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活动当天下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美育与国防教育研究室主任许洪帅博士以《高质量发展大单元、跨学科与工作坊的着力点在哪里》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