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日前,由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指导、广州南方学院主办、广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协办的“南方教育 校长论坛”在广州南方学院举办。专家学者围绕“中学与高校人才培养融通与实践”主题,共同探讨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新模式,促进中学与大学贯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广州南方学院党委书记李建超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贯通中学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本次论坛以“融通与实践”为主题,旨在搭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对话平台,汇聚教育智慧,探索人才贯通培养的创新路径,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中学与高校人才培养融通与实践”,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广东答卷”,更是探索教育现代化的“湾区方案”。期待广州南方学院以此次盛会为契机,构建“中学-大学-产业”协同育人体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发挥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特点,培养扎根产业的高素质人才,共同绘就广东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主旨报告环节,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学学习》为题,分享了数学在AI时代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他认为在AI时代的冲击下,以“数学能力”赋予学生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重要。为此,他介绍了松山湖数学探索馆,指出其作为全国首个全生态数学主题探索馆,将会为数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体验平台。谈及AI时代的数学教育,汤涛认为,在AI时代,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融会贯通的能力。AI技术的核心是算法和模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既不畏惧AI,还能驾驭AI这个强大工具。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一鸣以《AI助力课堂教学与评价改革》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克服传统教育的局限,通过赋能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更好地实现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助力教育改革,具体表现在优化教学设计、提供教学支架、赋能教学评价以及助力学业评价等方面。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智能化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师育人角色变化、学生认知风险、教学模式革新以及隐私数据保护等多重挑战,要在认清变化,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可能。

广州南方学院副校长刘文斌教授介绍了广州南方学院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与愿景。南方学院依托校长汤涛院士领衔打造的顶尖师资团队,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规划课程体系,确保国际项目学术权威性与职业前瞻性,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培养路径,精准匹配学生发展需求。目前已经与爱尔兰格里菲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开展了合作项目。未来,学校计划新增QS百强合作院校,联动优质高中提前布局人才培养,助力学子在国际化教育生态中抢占先机,为全球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