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一手教育资讯、升学政策解读

2025年3月,

绵阳东辰聚星学校

以“心智教育”为核心引擎

在涪城区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中

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从篮球小将闪耀全国赛场

受到中央少儿频道与体育频道的专访

到教师团队斩获省级特等奖

从课程创新到AI赋能

这所学校的“破圈”之路背后

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成功秘诀呢?

让我们一探究竟。


01

政策领航:以“心智教育”探索义务教育新生态

绵阳东辰聚星学校,系四川东辰教育集团与四川聚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高起点、高品质、小而精、科研型”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乘借涪城义改与新课程标准落地实践之大势;夯实“一流学科品牌建设”和“一流年级品牌建设”的“双一流建设”基座;攻坚“结构化教学”与“学习力”提升两大核心技术;实施“创新驱动与AI技术”两大战略;擦亮“党建”“双减”等十张名片,营造优质均衡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育人生态。


在“双减”政策深化与涪城教改实验的双重背景下,东辰聚星将“心智教育”作为核心战略,构建了涵盖课程、课堂、德育、管理等八大高质量发展系统。张仕志校长在集团管理例会上提出,通过“绿色·新质”理念擦亮学校“十张名片”,并借助“创新驱动+AI技术”双轮策略,推动教育从“知识传递”向“思维发展”转型。这一顶层设计,为学校在区域教改中占据先机奠定了基础。


02

课程与课堂:从“课堂结构”到“班本课程”


学校以“331心智课堂”模式为核心,通过“三学三练一悟”的课堂结构,焦课堂六大要素,结合 “教学评” 一体化评价导向;聚焦素养立意、思维发展、学力铸就,狠抓小组管理,匹配结构化学习策略与工具, AI 技术赋能,心智课堂呈现出“容量大、压力小、学习乐、效果好、结构化、智能化与素养化”的特点。实现实现“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要素分析”闭环管理和学科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双提升。

小学部举办《创新引领未来·拔尖铸就卓越》班本课程成果展12类定制课程(书法、舞蹈、AI等)构建“班班不同、人人出彩”的育人生态,展示班本创新拔尖课程体系——生本定制课程——小初一体化培养”生态链。300余家长及教育同行现场观摩。


03

体育第一学科:从“强身”到“强心”

聚星11岁篮球小将陈思燃在继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报道后,又受到中央少儿频道与体育频道的专访,聚星学子陈思燃与聚星全景体育荣登央视。


11岁篮球女孩陈思燃的“出圈”,是学校践行“体育第一学科”理念的缩影。学校坚持每日2小时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锤炼学生“强健且灵活”的身体素质与“温暖且坚毅”的心理素质。2025年,初中女排、羽毛球、足球等团队在市级赛事中全面开花,初中女排获市"贡杯"赛 第四名;羽毛球单双打项目双入市赛四强;足球突破:A/B 组分别斩获"秦 皇岛杯"季军及优胜奖。印证了“以体育人”的成效。正如教练所言:“体育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心智成长的熔炉。”

04

教师成长:数字赋能,铸就“绿色质量”高地

教师专业发展是东辰聚星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通过“心智营养师”培养体系,吸引全球教育精英,构建“素养立意+学力铸就”的师资团队。2025年,峗金含老师在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中斩获特等奖,延续了英语、科学、书法等学科的省级获奖佳绩;郭晗敬、李云霞等教师的课例入选教育部精品课,彰显学科深度与创新力。这种“学术力”与“教学力”的双向提升,成为学校“绿色质量”持续领跑的关键。


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带来“DEEPSEEK应用与教学方式的变化”专题培训,青年教师数字画像”工程、绵阳师范学院及西财天府学院实习生培训同步推进,助力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研讨会、培训及联合教研, 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05

五育并举:淬炼品格润心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的教育根本,制定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形成了“家校社劳动教育平台”,构建了“劳动+”劳动课程实践体系。


小学部“学习雷锋”主题班会、十公里毅行磨砺意志;初中部12公里远足拉练、首届“迷你马拉松”亲子赛、3.12亲子植树及“茶仙子穿越”研学活动,让劳动教育、挫折教育与自然教育落地生根。



心理健康中心联合校医室邀请富临医院邓娅医生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家长参与东辰教育家集团举办的“家校社”教联体研讨会,家长赋能与家校社协同,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通过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运用“六维一体”化建构,按1000:1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营造积极心理校园场域,从而辐射家庭教育,调动社会资源,同时积极地与三医院、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具备更强专业能力、专业资源的机构进行链接、合作。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支撑、社会的资源保障作用。


学校的心理学科在 “涪城义改 ” 学术年会静态展示中表现出色,荣获特等奖。


编辑后记:东辰聚星的崛起,不仅是涪城教改的缩影,更是义务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从“心智课堂”到“AI赋能”,从“体育强校”到“教师领航”,学校以“思维发展”为核心,构建了“减负不减质”的教育新生态。正如张仕志校长所言:“心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披上德行天下、能立四海的心理铠甲。” 未来,这所“新质学校”如何继续破局?答案或许就在其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与创新之中。

资料来源:东辰聚星

编辑:Helen

审核:David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