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汾酒系列产品中,青花30及以上才属于高端产品,在此之上的酒除了展现汾酒的净爽之外,也展现了年份汾酒的陈香。
普通青花30我深入品鉴过2个批次,分别是2009年和20180531批次的酒。两款酒风格有点不一样,09年的酒中高温曲香明显,酒体带有一点豌豆甜焦味,风味浓郁,口感偏甜,酒体厚实。整体这款酒不像传统汾酒那般清爽感好,酒体带有一点类似于酱香的焦味,风格独特。
对于这种风格,我觉得是夏天中高温曲发酵出来的酒,毕竟只有这种曲和发酵气候环境,才能酿造出酸度偏高,酒体厚实,带有酱香特点的清香酒。
18年的青花30风格表现正,酒体没有09年那么浓郁,没有那么突出的豌豆甜焦味,但面粉气息更加明显,青苹果香更加突出,香气更加强劲、清新,入口喷香感好,酒体微带年份汾酒的陈香。从风格呈现上,我更喜欢18年的酒,但对于喜欢酱酒的朋友,可能09年的青花30展现更好一些。
21年青花30复兴版(批次:20210630)品质好于18年普通青花30,主要是酒体更显甜柔连绵一些,当然这也更符合商务易饮的口感。在风格上,青花30复兴版的面粉气息弱一些,豌豆鲜甜香突出一些,入口喷香弱一些,酒体甜味突出一些,尾段收口净爽感差一些,主要是有点回甘余味。
除此之外,我还品鉴过20150906批次出口美国大文行青花30,这款酒可能是出口酒的缘故,酒体醛香弱,但乙酯香突出。此酒入口有清爽喷香,面粉气息明显,同时还有突出陈香,因此入口丰富度不错。美中不足的是这款酒持续性不够,收口较快,略有头重脚轻感。
整体这款酒的基酒应该被过滤过,而这也导致基础酒香气淡水,不过酒厂还是用了很好的年份酒调味,而这也是这款酒的陈香不输高端汾酒的原因。
汾酒青花40我品鉴过20110705批次的酒,这款酒的酒精度是55°,此酒相比18年青花30,酒体强度有明显增强,尤其是入口的喷香,连绵度和陈香也有明显加强。此酒豌豆鲜甜香并不重,收口净爽,毫不拖泥带水,整体此酒展现传统大曲清香酒的清爽特点。
对于这款酒,美中不足的是陈香紧实感不够,相比之下,汾酒青花中国装(批次:20190401)的陈柔紧实感表现更好。青花中国装的酒精度跟青花40一样,都是55°,定位也跟青花40接近。
两款酒相互对比,个人觉得汾酒青花中国装略好一些。11年青花40的酒体更强劲、口感更连绵一些,19年的青花中国装酒体更陈柔紧实一些,口感更厚重一些,细品更丰富一些。整体这两款酒相比青花30系列酒品质有明显提升,只是走的路数有点不一样,喜欢传统净爽汾酒特点可以感受青花40,喜欢年份细腻的汾酒可以感受青花中国装。
汾酒青花50是汾酒的顶级产品,这款酒是65°的酒,说到青花50,我品鉴过20201231和20130728批次的酒,两款酒整体风格是差不多的,但13年的酒瓶陈时间更长,因此多带一点陈香。
在风格上,汾酒青花50的路数跟青花40相似,主要展现入口强劲,收口净爽,面粉香、青苹果香、豌豆鲜甜香、陈香协调丰富。相比青花40,青花50的强度更强,毕竟度数更高,同时此酒各种香味协调恰到好处,酒体丰富、紧实,相比之下,青花40的酒体略显单薄一些。整体上,青花50相比青花40品质有提升,但不像青花40相比青花30那样有很大的提升。
在我品鉴的各时期汾酒中,青花50已经展现了顶级汾酒特点。在老汾酒中,我品鉴的1981年古井亭瓷瓶汾酒也是这个水平,但其风格路数不同于青花50。此酒也是65°的高度酒,相比青花50,这款酒显得比较绵柔,酒体厚实,陈香突出,口感连绵,尾味较长。此酒的面粉气息没有青花50明显,酒体多了一丝高粱粮香。
说到高粱粮香,现在汾酒并不突出这种特点,因为大曲清香的清净之感并不强调这种特点呈现,过重的高粱粮香让其显得不够清,倒是更像老白干的特点。当然这是我们现在对大曲清香酒的理解,过去的理解可能并不如此。
整体上,80年代初汾酒展现的是柔和、匀称、顺喝的特点,这一特点倒是很符合现在商务口感。有段时间我也很疑惑,那个时候汾酒就开始追求现在的柔口易饮特点?后来我又品鉴了1980年60°波汾,才证明那个时候的汾酒确实就是这种路数。
80年60°波汾的水平及定位相比瓷瓶汾酒要差不少,整体略逊18年青花30。此酒酒体柔和,口感偏甜,风味面粉气息不足,有高粱粮香,酒体较连绵,余味有甜味,整体此酒展现的是温润、匀称的大曲清香酒特点,收口不够净爽。在特点上,此酒跟81年瓷瓶汾酒差不多。
80年代中期的琵琶汾酒是当时汾酒的超高端产品,这款酒的定位跟现在的汾酒青花40差不多,灌装酒精度是60°。说到80年代琵琶汾酒,我品鉴过5款产品,横跨86-88三年。这款产品美中不足的是多数跑酒,有些并不能很好展现琵琶汾的水平状态。
86琵琶汾(批次:19860209)带有一点更早时期汾酒特点,此酒酒体强劲,有突出的面粉气息、陈香,并带有一点高粱粮香。此酒入口强劲、收口净爽、入口丰富、酒体紧实。整体此酒水平跟11年汾酒青花40半斤八两。
87琵琶汾(批次:19871130)水平略好86年一些,此酒连绵度略好一些,其他维度呈现跟86年一样。不过相比86琵琶汾,87琵琶汾味道要淡一些,主要是高粱粮香淡一些。
我的88琵琶汾有点跑酒(批次:19881016),此酒特点跟87年差不多,水平逊于87年,但也明显好于汾酒青花30复兴版,对于这款酒,如果不跑酒,可能水平跟87琵琶汾半斤八两。
琵琶汾之后,老白汾也是一款不错的酒,但老白汾的整体水平没有琵琶汾高。主要是老白汾酒体显柔,连绵度、绽放力也没有琵琶汾强。其实老白汾相比琵琶汾,运用的基酒年份更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白汾的坛陈陈香比琵琶汾突出,酒体带有明显的高粱粮香,这些特征,都很符合80年代早期汾酒特点。
对于老白汾品质不及琵琶汾,可能跟这几方面因素有关:1、老白汾虽然运用的是老酒勾调,但用的老酒档次一般,因此清香的特点呈现,展现力没有琵琶汾强;2、老白汾是53°的酒,琵琶汾是60°的酒,这也让琵琶汾拥有更强的绽放力;3、80年代早期及更早的汾酒展现的就是柔和易饮的特点,不像之后的汾酒那么强劲清爽。
80年代的老白汾,我品鉴过两个批次的酒,分别是19870429批次和1989年的酒,两款酒相互对比,89年的酒更好喝一些,主要是酒体更显连绵一些。在风格上,两款老白汾的呈现是一样的,这两款酒都比较的陈,并带有明显的高粱粮香,熟苹果香表现并不清晰,有面粉气息,但不够突出。
整体上,老白汾虽然灌装的酒年份更老,但我还是喜欢琵琶汾的风格呈现。
相比这些,波汾的品质就要差一些,在波汾系列中,度数越高品质越好,89年60°波汾(批次:19891108)还是高端汾酒的水平,品质跟21年的汾酒青花30复兴版旗鼓相当。这款酒比较中庸,面粉气息、青苹果香、豌豆鲜甜香表现适中,酒体有三十多年瓶存的老味。整体这个酒是一款中规中矩的大曲清香酒,表现缺乏亮点。
相比之下,55°波汾品质便差了不少(批次:19900612),这款酒也是中规中矩的呈现,但相比60°波汾,酒体更柔、更弱、收口更快,此酒综合水平略胜21年汾酒青花20。
零几年的汾酒我品鉴过06年的国藏玛瑙汾55°,这款酒陈香、豌豆香比较突出,有明显的面粉气息,还有一股后火曲的陈曲香,因此这款酒带有一点酱陈味,这一特点,有点像09年的汾酒青花30,但表现更高级。
整体上,06年的玛瑙汾在汾酒的产品体系中并不属于很高级的酒,其酒体比同时期的普通青花30好,但却没有达到11年青花40的水平。因此玛瑙汾并没有给我带来惊喜,对于这款酒,个人觉得可以几位品酒爱好者一起AA一瓶酒分着解惑,真的要喝要屯,汾酒青花40、青花中国装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近40年的高端汾酒风格呈现还是很稳的,80年代中期以前的汾酒高粱粮香更突出,风格有点汾清兼老白干特点。现在汾酒讲究入口香气强劲,粉香突出,收口净爽。说到这里,关于我对这些高端汾酒的品质理解,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