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瓣膜还能保住吗?”这是许多心脏瓣膜病患者最迫切的疑问。在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答案正在被不断改写——685例瓣膜病手术中,70%的患者通过高难度成形术成功修复瓣膜,避免了置换人工瓣膜的终身抗凝风险。今天,我们通过一位患者的真实故事,了解京阜心血管医院“修瓣不换瓣”技术背后的硬核实力。

从“不能平卧”到康复出院
原装瓣膜重获新生

1

患者病史

1个月前,59岁的叶阿姨(化名)突发胸闷、喘憋,夜间无法平卧,活动后症状加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中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心增大、心功能II级,被诊断为“心力衰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2

治疗选择

面对传统瓣膜置换手术需终身抗凝的弊端,叶阿姨选择来到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吕锋教授带领心外科团队通过多学科评估,决定为其实施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术,精准修复病变瓣膜。

3

术后恢复

手术仅用时4小时,复查显示,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瓣膜启闭良好,无需长期服药。叶阿姨感慨:“原装瓣膜就是好,不用天天提心吊胆怕出血!”

瓣膜病必须换瓣?

修复技术打破传统认知

1

为什么“修瓣”比“换瓣”更优?

保留生理结构:自体瓣膜更符合心脏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心衰风险。

避免抗凝困扰:人工瓣膜置换需终身服用抗凝药,易引发出血或血栓;成形术无需抗凝,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延长寿命:修复手术可延缓心脏重构,尤其适合年轻患者及育龄女性。

2

什么样的瓣膜病能修复?

退行性病变:如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占老年瓣膜病70%以上)。

缺血性病变:冠心病导致的乳头肌功能不全。

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感染未累及瓣膜全层。

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通过超声精准评估+个性化成形术,已成功修复包括风湿性、退行性、缺血性等多种病因的瓣膜病变。

技术突破:“领跑”的硬核实力

1

专家团队:国际先进技术本土化

以院长吕锋教授(原北京阜外医院心外科专家)、袁忠祥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为核心,团队累计完成3000+例心脏手术,其中瓣膜成形术占比超70%。术中使用的“三维瓣环成形术”“人工腱索植入术”等技术,使复杂瓣膜修复成功率高达98%。

2

设备护航:精准诊疗一体化

256层CT:30秒完成心脏高清扫描,精准定位病变。

杂交手术室:同期开展开胸与介入手术,降低二次创伤风险。

ECMO支持:为高危患者提供“体外生命支持”,突破手术禁区。

3

数据见证:用疗效说话

高龄患者:80岁以上瓣膜修复术占比15%,最高龄患者89岁。

疑难病例:成功修复多次开胸术后、尿毒症合并瓣膜病等“不可能手术”。

患者心声:为什么选择京阜?

1

案例1:透析患者的“重生”

邳州谢先生(化名)因主动脉夹层A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考虑到谢先生患有尿毒症,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吕锋教授团队优选了David手术(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不换瓣做成形,术后无需抗凝,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2

案例2:“一站式”救治典范

62岁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刘某,在京阜医院同期完成升主动脉置换+瓣膜成形+冠脉搭桥术,一次手术解决三大难题。

专家提醒:早诊早治是关键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瓣膜病!

活动后胸闷、气短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下肢水肿、乏力

筛查建议:

心脏超声:确诊瓣膜病变的金标准。

定期随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1次心脏检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