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大授衔的时候,中央在评定军衔时,会参考本人的革命经历和贡献。其中解放战争离得最近,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份参照物。
解放战争中的师长和政委,一般都被评为少将或大校。然而对一野来说,他们出现了一个特例,那就是师长和政委都是中将……
百战将军黄新廷
这位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一野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新廷将军。
黄新廷出生在湖北洪湖,就是赫赫有名的洪湖赤卫队所在的地方。但他出生的时候,还没有洪湖赤卫队,也还没有我党。
黄新廷家不是农民,而是渔民。
他们一家没有自己的土地,家中世代靠打鱼为生,一家人更是长时间生活在船上。
水上寒气重,黄新廷的父母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可他们打鱼得来的收入,甚至还不够给他们买药,所以他们只能忍着病痛。
黄新廷小时候,就经常见父母隐忍病痛的样子。
可即便这样,他的父母还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他送到学校学习。
从九岁到十一岁的这几年间,他断断续续上了不到半年的私塾。没办法,家中实在没有余钱给他交学费,他只能辍学。
不过,他们家很快就迎来了希望,那就是在28年我党领导了年关暴动。
他的父亲早早就选择了参加革命,并当选为农协执委。在父亲的带领下,只有15岁的黄新廷投身革命,帮助我党放哨站岗。
后来洪湖赤卫队成立,他帮助赤卫队传递消息、隐蔽行踪,小小年纪胆量却一点都不输给大人。等他长大一点后,他又加入了赤卫队。
1931年,贺老总带领红2军团路过洪湖的时候,他带着几个赤卫队员加入了贺老总的队伍。
贺老总是桑植人,虽然和他不是同乡,但他早就听说过贺老总的威名。在他们十里八乡中,贺老总就像一个活着的传说一样。
正式参军后,他跟着部队先后参加了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在一次次战斗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因为屡立战功,他很快成为红2军团主力团——第四师12团的参谋长。后来,他更是成为了该团的团长,成了红2军团实打实的主力部队。
长征开始之后,红2、红6两个军团,在长征中担任开路先锋。而他所在的12团,则是红2军团的开路先锋。
长征路上十分困难,除了艰险的道路之外,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一旦我军在一个地方耽搁的时间长了,敌人很可能就会直接将我军包围。
因此,作为大部队的开路先锋,黄新廷承担着很重的任务。
为了避免敌人摸透我军的行军路线,我军不得不选择一些之前无人走过的路线。这一路上遍布穷山恶水,给我军前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作为先锋,黄新廷不仅要突破敌人围堵,还要想办法开路。
在金沙江的时候,部队被滚滚大江拦住了去路。黄新廷从小生活在水上,水性非常好。他经过仔细观察之后,找到了一艘破旧的渡船。
利用这艘船,他带着几个战士一起到了对面,趁机将对岸的敌人一网打尽。从敌人那里,他们又得到了一艘船。
就是靠着这两艘船,部队用了七天七夜的时间成功渡江。而我军渡江之后,敌人离我军的距离还有整整两天的路程。
在过雪山的时候,黄新廷也是一马当先开路。他带领队伍翻过了三座雪山,将路上的敌人悉数清除,为大部队开辟了一个安稳的环境。
最终,大部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孜和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
长征结束之后,他进入抗大学习,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百团大战,齐会、陈庄等战斗,战功卓著。
解放战争的时候,他是西野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一直到解放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才晋升为第三军军长。
虽然他军职不高,但他所做的贡献和他的资历都很深。所以即便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只是师长,他依旧在55年的时候被授予了中将。
和他一样有这个殊荣的,还有他的政委余秋里。
独臂英雄余秋里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余秋里是第一师的政委,和黄新廷是搭档。但其实,两人在很早之前就是搭档了。
1944年,黄新廷重回358旅担任副旅长一职,余秋里当时担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是个指战员,但他的政治工作也做得非常好。
黄新廷还记得,自己回358旅的时候,根本找不到这个政治部主任。每次有事找他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说余主任下连队了。
对于余秋里来说,下连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他在下连队的过程中,能更好了解军中的情况,并且能发现一些军中典型。
在他多次下连队的过程中,不少射击、投弹的能手都被他发掘出来。他让这些能手担任教官,将自己的经验推广到全军。
这样一来,全军的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他的这种互助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中央的大力表扬。
余秋里也曾是贺老总麾下的一员猛将,他和黄新廷是同一年参的军。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个指战员,对政治工作并不精通。
但在长征的时候,为了掩护大部队过草地,他失去了一条胳膊。当时的他万念俱灰,认为自己没希望了。
在医生将他救回来的时候,他甚至多次有过想要自尽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已经是队伍的累赘了,活着反而拖累队伍,还不如一了百了。
但在贺老总的关怀下,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重新跟着部队出发了。
虽然少了一只手,但他依旧坚持为部队奉献。
只要他还能拿枪,他就永远不会离开部队。
从抗大毕业之后,他就投身抗日战争中。他在晋西北地区创建了根据地,后来为了保卫延安,又放弃了自己的根据地回到延安。
等到了延安之后,他和黄新廷合作的机会多了起来。
在解放战争中,他和黄新廷更是合作默契,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在彭老总的带领下一次次击溃敌军。
西野兵少将少,胡宗南攻入延安之后,彭老总马上就制定了作战计划。余秋里的部队负责吸引胡宗南主力,将他们带到我军包围圈。
两人合作默契,即便面对比自己强大几十倍的敌人,也丝毫没有慌张。
在他们的引诱下,胡宗南正好上了彭老总的当,在青化砭地区吃了个大亏。
在后来的几年中,他们更是合作默契,一次次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在解放战争中,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他们率领部队深入险境,西北才能那么快被我军解放。
因此虽然他们和很多人相比,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军职并不高,但他们却发挥了远高于自己军职的作用。
而且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两人其实也已经成了军长和军政委了。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他们俩都不比任何人差。所以,他们被授予中将军衔也是实至名归的。
参考资料
【1】“独臂将军”余秋里的“军”事,2022-09-26 ,光明网
【2】余秋里,吉安市人民政府市委党史办,2025.02.06
【3】黄新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