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借给堂哥一万,他一直不还,婆婆用一招帮我要了回来



"妈,我真是后悔死了!"我坐在婆婆家的旧沙发上,手里攥着手机,屏幕上是我和堂哥的聊天记录——满屏都是我卑微的讨债信息,和他花样百出的推脱借口。

两个月前,堂哥突然打电话给我,说生意上周转不开,急需一万块钱救急,一周内肯定还。

我当时想都没想就把家里仅有的积蓄转给了他。

那可是我们半年的生活费啊!

婆婆放下正在摘的豆角,擦了擦手坐到我身边:"怎么了闺女?跟妈说说。"

"就是大明哥借的那一万块钱..."我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又说下周才能还,这都第八个'下周'了。"

婆婆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我的背。

她的手粗糙却温暖,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安慰我的样子。

"你呀,心太软。"婆婆摇摇头,"你大明哥从小就这样,借东西容易还东西难。你公公在世时就说过,'救急不救穷,借钱看人品'。"

我鼻子一酸:"可是志强因为这个跟我吵了好几次了。他说我不该瞒着他把钱借出去..."

婆婆突然笑了:"傻孩子,你志强那是心疼钱吗?他是心疼你!怕你为难,怕你吃亏。"

我愣住了。

是啊,丈夫虽然嘴上埋怨,但每次看到我发愁的样子,都会默默多加班。

上周还偷偷把烟戒了,说是要"开源节流"。

"妈,那现在怎么办?"我苦恼地抓了抓头发,"总不能为了这一万块钱撕破脸吧?"

婆婆神秘地眨眨眼:"明天周末,咱们全家去你大明哥家'做客'。"

"啊?"我瞪大眼睛,"这...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婆婆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亲戚之间走动走动,多正常。记得把小宝带上。"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跟着婆婆来到堂哥家。

堂哥显然很意外,但还是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

堂嫂忙着倒茶,两个小侄子好奇地围着我们转。

"大明啊,"婆婆笑眯眯地开口,"听说你最近生意不错?"

堂哥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还...还行吧,勉强糊口。"

婆婆点点头,突然转向我儿子:"小宝,告诉伯伯,你最近怎么不去幼儿园了?"

儿子天真地回答:"爸爸说家里没钱交学费了,等妈妈要回借给伯伯的钱才能去。"

客厅里瞬间安静得可怕。

堂哥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堂嫂手里的茶杯"啪"地掉在了地上。

我的脸烧得厉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婆婆却气定神闲地继续喝茶,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那个...小妹..."堂哥结结巴巴地开口,"我这就把钱转给你。"

手机"叮"的一声响,我低头一看,一万块钱到账了,还多了五百块钱利息。

"对不起啊,"堂哥搓着手,"最近确实手头紧,但再紧也不能苦了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婆婆:"妈,您怎么想到这招的?"

婆婆笑着摸摸孙子的头:"老话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有些话,让孩子说出来比咱们说管用。"

我眼眶一热:"妈,谢谢您。要不是您..."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婆婆摆摆手,"记住啊闺女,'借钱看人心,还钱见人品'。以后帮人得先保护好自己。"

晚上,丈夫下班回来,看到桌上的钱惊讶得说不出话。

听完事情经过,他一把抱住我:"妈真是太厉害了!"

是啊,婆婆用她的智慧,既保全了亲戚情面,又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这让我想起另一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婆婆就是我们家的无价之宝。

这件事让我明白,处理家庭矛盾不能硬碰硬,需要智慧和策略。

婆婆的做法既达到了目的,又避免了我与堂哥直接冲突。

正如古语所说:"以柔克刚,以智取胜"。

毕竟,亲情无价,智慧无价。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