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华和刘思齐,李敏
2007年,毛岸青葬礼上,邵华和刘思齐,李敏的合影。她们胸前都佩戴着白色菊花,神情肃穆。邵华身穿军装,站在人群中间位置,满脸悲伤。毛岸青的离去,对邵华打击很大,两人一起生活47年,相敬如宾。毛岸青走后的第二年,邵华也追随而去。
毛岸青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儿子,杨开慧牺牲的早,毛岸青跟着哥哥毛岸英一起生活,曾在上海度过童年,后被送往苏联学习。
邵华是陈振亚和张文秋的女儿,陈振亚是一位革命烈士,张文秋是毛主席的老朋友,邵华的姐姐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
李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4岁时被送往苏联,和母亲贺子珍一起生活,回国后被接到毛主席身边。
邵华和毛岸青
邵华出生在延安,1岁时跟随父亲陈振亚,母亲张文秋一起前往苏联,走到新疆时被军阀盛世才扣押,随后被关进了监狱中。邵华和一些小朋友一起,也被关进了监狱,在狱中度过了5年的时间。
1941年,邵华的父亲陈振亚被害,母亲张文秋成为了她唯一的依靠。1946年,在组织的营救下,邵华和母亲一起被送回了延安。之后,邵华参加了革命事业,跟随解放军转战南北,成为了一名坚强勇敢的小战士。
1949年,局势稳定下来,邵华被送进了育英小学读书,她的成绩优秀,还担任班干部。随后,邵华被保送到师大女附中,邵华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通过努力的读书,1959年她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感情方面,邵华和毛岸青很早认识了。毛岸青头部曾受过伤,前往苏联治疗,期间刘思齐,邵华和母亲张文秋一起前往苏联看望,邵华和毛岸青互生情愫,保持了通信联络。
毛主席得知毛岸青和邵华的关系后,写信给毛岸青:听说你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
毛主席和所有的父亲一样,关心着儿子的人生大事,给他们创造多交流的机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邵华和毛岸青的结婚照
邵华和毛岸青经过相互了解后,两人决定成婚,1960年邵华和毛岸青在大连举行了婚礼,邵华身穿洁白的婚纱,貌美如花;毛岸青身穿西装,仪表堂堂。对于两人的婚礼,毛主席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由于,毛岸青身体不好,婚后邵华长期照顾毛岸青,无怨无悔。1970年,邵华和毛岸青生育一子,毛主席为这个孩子取名毛新宇。
毛主席对毛岸青很关心,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他老人家在信中告诉毛岸青: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容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不知脚踏实地的危险。
对于毛岸青以后的生活,毛主席也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有你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自己的努力,我不干预,我的意见只做参考,由你自己做决定。
邵华,毛新宇和毛岸青
毛主席病逝后,每到毛主席的诞辰,邵华和毛岸青都会前往纪念堂,缅怀毛主席。即便,毛岸青的身体不好,坐着轮椅也要坚持前往。
1995年,邵华被授予少将军衔,她成为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邵华喜欢摄影,她带着毛岸青一起,去了许多地方,记录下许多美好的画面。
毛岸青和邵华,张文秋
毛岸青晚年,对于父亲毛主席,母亲杨开慧,哥哥毛岸英格外思念,总是喜欢翻阅他们的照片,然后看着照片思绪很久。她喜欢把和母亲唯一的合影,摆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对于英年牺牲的哥哥,毛岸青时常回忆两人在上海流浪时的生活,他自嘲说那时的他们就是两个“三毛。”
毛岸青葬礼
时光飞逝,2007年,毛岸青病逝,终年84岁。葬礼上,邵华身心疲惫,她的身体状况堪忧,邵华忍着巨大的悲痛,把丈夫送走。
毛岸青去世一年后,即2008年,邵华因病去世,终年70岁。
让人感动的是,邵华病危时,她躺在床上,看到汶川大地震后,心情很沉重,她已经无法说话,只能用口型叮嘱儿子,向灾区捐款。
毛岸青和邵华都已经离去,他们光辉无私的精神,将会继续照耀在中华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