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是一块宝地。境内共有四条河流穿过,形成“四河三山六面坡”的地貌结构。地形极其复杂,高山横亘连绵。其中,大围山原始森林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
山区环境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屏边的经济发展。过去,开采黄磷矿产是屏边县重要的产业之一。然而,在生态保护先行的时代背景下,屏边可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我们要探索挖掘当地的生态产品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我为什么说屏边是块宝地。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中药材很出名。屏边全县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607种,其中国家级重点药材77种,占云南省重点药材普查总数的29.85%。十多年前,这里就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山上有很多珍稀药材,但开发起来并不容易。首先,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其次,要设法形成规模,打造成体系、有特色的产业。
为此,我们上海援滇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建设屏边县民族医药科技园,开展人工驯化种植名贵中药材、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的事业。
在屏边县,砂仁、屏边三七、石斛、大黄藤、野蚕豆根等药材的种植历史由来已久。园区引进企业借助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开发利用。海拔800米以下,规划种植沉香、肉桂、鸡血藤;海拔800米—1400米,规划种植屏边砂仁、八角、小黄姜、石斛;海拔1400米以上,规划种植草果、万寿菊、薏仁、屏边三七、滇黄精等特色中药材。近年,屏边县还制定了林下中药材产业规划,通过林下种植的方式,既保护了森林资源不被破坏,又集约利用土地,为中药材种植拓展空间。
同时,加强收储、加工配套,延长产业链条,使中药材种植突破第一产业的局限。建设了中草药收储仓库、中药材标准化初生鲜加工中心、中药饮片车间。未来,还将完善仓储物流中心、物联网信息数据中心等项目。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用植物新品种和新药品种,增强中药现代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屏边特色产业打造已经初见成效。比如,我们引进的博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虾青素相关产品。虾青素是自然界最强的细胞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雨生红球藻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其养殖条件苛刻。屏边水质好、气候适宜,能够培育出分裂能力好、抗病能力强的藻种。
通俗地讲,就是用阳光“养”藻。整齐地布置光生物反应器,随着阳光照射,反应器中不同生产周期的雨生红球藻开始积累虾青素,根据虾青素含量的多寡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在生产基地的室内藻种培育中心,培养容器从小到大逐级扩繁。提取后的虾青素可以制成虾青素油、虾青素微囊粉等产品。
在沪滇协作过程中,我们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协力守护当地的绿水青山,妥善利用资源禀赋,开拓出“金山银山”的新天地。
口述人:红河州屏边县委常委、副县长 蔡吉
整理人:沈竹士
原标题:《援滇县长讲故事|屏边:中药材之乡的富民路,“金山银山”的新天地》
栏目主编:范兵 文字编辑:赵征南
来源:作者: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