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第二小学学生在参加学校运动会。云南省红河州教育体育局供图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一生,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近年来,“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引起家校社的广泛关注。云南省红河州是青少年近视防控国家级改革试验区,他们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推进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全州学生总体近视率从2020年的44%降至2023年的31.24%,创历年来最好水平。

  将护眼行动纳入全州统筹

  近年来,红河州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由州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州委宣传部、州教育体育局、州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制定出台《红河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红河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文件,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统筹推进全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体质健康状况、可调节课桌椅配备率、教室采光和照明达标率等关键指标纳入对县市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中,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三年下降的县市人民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截至2023年底,红河州累计投入学校照明改造经费1828.83万元,在1085所学校新装照明灯63063盏,其中LED护眼灯占比达45.78%,有效引领带动全州中小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整体提档升级。

  多方联动筑牢“亮眼防线”

  一是家校带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引导家长学习掌握用眼健康知识,鼓励他们在陪伴孩子时以身作则,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二是医教互动。实施校园光明行动试点工作,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鼓励各地各校将每学期开学前两周定为“近视防控周”,开展近视防控知识宣讲,广泛开展“护眼小天使”“握笔小标兵”“坐姿小榜样”“光明星级教室”等评比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用眼行为习惯养成。三是社会联动。共青团、关工委、工会、科协等群团部门协同发力,积极开展青少年视觉健康公益活动、护苗近视预防和控制专项行动、青少年近视防控亲子体验营等各类活动,营造爱眼护眼的浓厚氛围。实施眼视光市场净化行动,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验光配镜行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营销宣传、计量、质量等违法行为。引导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为在校学生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供免费视力检测等服务,共同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光明未来。

  早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一是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与“双减”、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等有机结合,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以上。

  二是将体育锻炼、户外运动作为预防近视的有效载体。自2016年起,红河州恢复了州、县两级中小学生运动会,并坚持每年举办一届以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为主,以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为辅的州级联赛。红河州“我运动我健康”的学校体育氛围日益浓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州、县、校均指定专人负责学生视力筛查、登记、上报工作,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视力不良筛查,部分学校已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视力筛查自动化程度。对视力正常但存在近视高危因素或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儿童青少年,家校共同督促其有效降低近视风险;对近视前期儿童青少年,予以高危预警,重点干预,控制和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对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指导家长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检查矫正,并进行定期随访;对近视发病年龄早或近视发展速度快的儿童青少年,及时找正规医院专科医生对症采用光学矫正等方法减缓近视进展;对于存在眼底病理改变和其他并发症的儿童青少年,督促家长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聚力·融合·共育

  “教联体”建设在行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国教育报 主办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3日 第04版

作者:刘朝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