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看到金朝在蒙古铁骑的强压下灭亡在即,加上靖康之耻的仇恨,同意了联合蒙古攻灭金朝。

1234年,宋蒙联军攻陷蔡州,金哀宗自缢身亡,金末帝死于乱军之中,金朝灭亡后,南宋失去屏障,直接和蒙古接壤。

宋理宗在灭金后被胜利冲昏头脑,不顾大臣反对执意北伐收复三京(汴京、洛阳、归德)。



但此时中原地区因战乱早已残破,宋军进入后既无粮草补给,又遭蒙古骑兵追击,最终惨败撤退。

在比金朝更强大的蒙古面前,南宋在占领河南地区失利,蒙古以南宋违约对南宋开战。

所以联蒙灭金后,宋蒙短暂的合作仅维持半年而已。

原文赏析:
太宗窝阔台遂灭金,据有中夏,蚕食宋郊。
史略:宋绍定二年,窝阔台嗣位于和林,寻入陕西,陷金凤翔,遣其弟拖雷等寇宋,破汉中、蜀口诸州郡,陷饶风关, 乃沿汉而东,自金州略邓州,军于唐州,进陷钧州。 窝阔台亦自河中至河清 渡河,入郑州,会兵攻汴,西取潼关,东围归德, 金人大困。 蒙古主乃留别将攻汴而还。 金主寻走归德,复迁蔡,汴京及中京遂相继入于蒙古。 蒙古军复与宋师合攻蔡,克之,金亡。 端平二年,以宋败盟,入汴、洛,遣兵分道,西侵蜀、汉,东掠江、淮,川、峡、襄、郢及淮西诸州多为所陷, 宋之边衅于是始滋矣。

【译文】{元太宗窝阔台时,蒙古消灭了金朝,占据了中原地区,不断蚕食宋朝的边境。}

《史略》记载: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窝阔台在和林继位后,随即进入陕西,攻陷金朝的凤翔。

窝阔台派遣弟弟拖雷等人侵犯宋朝,攻破汉中、蜀口等地的州郡,攻陷饶风关。

随后蒙古军沿着汉水向东前进,从金州打到邓州,在唐州驻扎军队,进而攻陷钧州。

窝阔台也从河中抵达河清,渡过黄河进入郑州,与拖雷会合,共同攻打汴京,向西攻取潼关,向东围攻归德。金朝军队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蒙古军留下部分将领攻打汴京后就班师了。

金朝皇帝随后逃往归德,再迁往蔡州,汴京和中京相继落入蒙古手中。蒙古军队又与宋军联合攻打蔡州,攻克后金朝灭亡。

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借口说南宋背叛盟约,让军队进入汴京、洛阳,并分兵多路;

向西侵略四川、汉中,向东掠夺江淮地区,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以及淮西等地许多州郡都被蒙古军队攻陷,南宋的边境由此开始频繁受到蒙古侵扰。

宪宗蒙哥灭大理,定吐蕃,残交址,复举兵蹙宋。
史略:宋淳祐十一年,蒙古蒙哥嗣位,寻以河南、陜西地封其弟忽必烈。宝祐初,忽必烈引兵取大理诸蛮部,遂略定吐蕃,而分遣其将兀良合台攻诸夷未附者。合台尽平西南夷, 复入交址,败交人于洮江。 五年,蒙古主入寇,寻入剑门,略川、峡诸州之未下者。别将侵淮东,陷海州涟水军。开庆初,忽必烈渡江围鄂州,侵轶江西州郡。 兀良合台亦自交址而北,围潭州。会蒙古主殒于合州城下,忽必烈等乃相继引还。

【译文】{元宪宗蒙哥时,蒙古消灭了大理国,平定了吐蕃,侵蚀了交趾,并再次发兵逼迫南宋。}

《史略》记载: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蒙古的蒙哥继位后,随即把河南、陕西地区封给其弟忽必烈。

宝祐初年(1253年),忽必烈领兵攻取大理地区各蛮族部落,随后逐渐平定吐蕃,并分派将领兀良合台去攻打尚未归附的夷族部落。

兀良合台最终平定了整个西南夷族地区,并攻入交趾(越南),在洮江击败了交趾军队。

宝祐五年(1257年),蒙哥发动入侵,不久便攻入南宋的剑门,攻占四川、峡州等尚未被攻下的州郡。

同时另一支蒙古军队进攻淮东地区,攻陷海州涟水军。

开庆初年(1259年),忽必烈渡过长江围攻鄂州,并侵犯长江以西地区的州郡。

兀良合台也从交趾北上,围攻潭州。恰逢蒙古大汗蒙哥在合州城下身亡,忽必烈等人相继撤军。

端倪解析:

元太宗窝阔台消灭金朝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1230年秋至1231年春),主要进攻目标是凤翔、潼关和卫州。

第2阶段(1231年秋至1232年春),蒙古大军长驱直入,集中兵力攻打金朝东京。

第3阶段(1232年夏至1234年春),按照成吉思汗的灭金方略,蒙古联合南宋攻打金国,最终灭亡金国。

窝阔台继位后,立即按照成吉思汗遗训连宋灭金,借道宋境进入河南,在三峰山之战中消灭金军主力,金帝屡战屡败逃至蔡州,蒙宋联合攻陷蔡州,金帝自杀,金朝灭亡。

蒙古和南宋联合灭金后,蒙古对南宋的战争开始于1234年,当时蒙古帝国(蒙哥汗死后帝国分裂,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与南宋的战略决战,始自1234年宋军端平入洛,至1279年崖山海战宋室败亡结束,共历时46年。

在这期间,蒙古军队多次对南宋发动攻击,在1259年钓鱼城之战之前,蒙哥汗在1258年夏天命令大军分三路全面攻打南宋,其中蒙哥亲率主力由陕西进入四川。

他计划在夺取四川后东进与兀良合台军在潭州会合,然后再与东路军在鄂州会合,最后大军沿长江以势不可当的兵锋直抵南宋都城临安。

蒙哥在合州(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战事胶着数月,蒙哥死前最终未能完成此次战役(死因不详)。

蒙古帝国在蒙哥汗死后因汗位之争陷入内乱,忽必烈得知忽里台大会选举阿里不哥即位,匆匆率军赶回漠北争夺汗位,对南宋的征伐计划暂时搁置。

直到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而夺得汗位后,才谋划新一轮的对宋战争。

南宋重蹈北宋“联金灭辽”的覆辙,被明清思想家王夫之批评为“不争之甚”。

尽管南宋决策有现实考量(如金国末期仍攻宋、民众仇金情绪等),但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最终在相似的“联强灭弱”策略下走向灭亡。

最终在1279年,宋元双方在崖山外海进行了崖山大海战,宋军战败,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