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开篇语
在兰州,大街小巷里虽不起眼但又香飘四溢的美味小吃和餐饮摊点,流淌着城市最鲜活的生命力。本报社区版今起开设“街坊食事录”栏目,记者将带你深入街巷,剖析美食背后的供需密码,讲述摊主们的创业沉浮,领略藏在街角的深度人生。
每一个清晨,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开启新一天忙碌;每一个夜晚,灯火通明的烧烤摊慰藉疲惫灵魂,这些小吃摊,见证着普通人逐梦的足迹。
年轻时就从老家四川来兰州创业的许桃,用勤劳与智慧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如今,他和妻子在自己开办的鱼火锅店里,不仅用美食打动着街坊四邻,更用音乐让食客们的内心找到了一份特殊的宁静与快乐。
鲜鱼火锅色香味俱全
在城关区九州大道幸福里小区,有一家“渔煮江湖鲜鱼”火锅店,一位80后川籍汉子,用20余载的坚守与拼搏,谱写了一曲美食与音乐交织的奋斗之歌。他叫许桃,从四川内江市的农村走来,在兰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把对生活的热忱化作锅中的热辣滚烫,指尖的悠扬旋律。
许桃取店名为“渔煮江湖鲜鱼”,定位就是传统地道的川味鱼火锅。采用新鲜活鱼,现杀现做,保留食材本真鲜味。走进后厨,许桃边做鱼边说,这些鱼都是采购自家乡的江团、花鲢、黄辣丁等本土鱼。此时,炉灶上的火苗肆意跳跃,发出“呼呼”的声响,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只见许桃从水池中熟练捞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鲜鱼,“砰砰”几下,鱼便安静下来。紧接着,利刃闪过,鱼鳞簌簌落下,许桃师傅手起刀落间,已将鱼切成厚薄均匀的鱼片。
一旁的锅中热油已经开始冒烟,“刺啦”一声,鱼片被投入锅中,瞬间激发出浓郁的香味,引得人直咽口水。紧接着,一勺勺鲜红的辣椒、麻香的花椒被倒入锅中,与葱姜蒜一起在热油中不断翻炒。辣椒的香气迅速弥漫开来,让人欲罢不能。
背井离乡逐梦陇原
1998年,年仅十几岁的许桃,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告别了四川内江的农村老家,踏上了前往甘肃兰州的创业之路。彼时的兰州,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初来乍到的许桃,为了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立足,从事过各种工作,当过打零工的小工也搞过装饰。随着对这座城市了解的加深,许桃敏锐地察觉到,兰州人对美食有着极高的热情,尤其是源自家乡的川菜深受兰州人喜爱。
2013年,许桃携手妻子,带着全部的积蓄与勇气开了一家鱼火锅。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逐年攀升的房租和经营成本,店铺的经营陷入了危机。
破浪前行迎曙光
为了让店铺走出困境,许桃夫妇反复研究菜单,不断改进菜品。他们推出了冷吃、干锅、番茄等特色菜品,丰富了顾客的选择。在食材的选择上,他们始终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力求为顾客带来最美味的用餐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和新鲜的食材,鱼火锅店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的顾客。在他们的努力下,鱼火锅店在安宁区、七里区、城关区雁滩和九州先后开出了4家专营店,生意蒸蒸日上。
厨师为顾客吹响萨克斯
除了对美食的追求,许桃对音乐也有着深深的热爱。多年来,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萨克斯演奏。这一爱好,为他的渔火锅店带来了独特的魅力。每天中午或晚上,当顾客走进城关区九州大道幸福里小区门前的火锅店时,都会听到悠扬的萨克斯音乐——《回家》《茉莉花》等经典曲目,从许桃的指尖和唇间流淌而出,为店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许桃的演奏,不仅为顾客们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用餐体验。原本喧闹的顾客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安静下来。在这个小小的火锅店内,美食与音乐完美融合,让人们忘却了一天的疲惫。
扎根金城 心怀感恩
在兰州打拼的十多年里,许桃和妻子尝尽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他们见证了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生活如何改变,他们始终将兰州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走进许桃的鱼火锅店,五星红旗醒目地悬挂在店内各处,那是他们赤诚爱国之心的闪耀标志。在他们心中,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了创业机遇,让他们能在兰州的怀抱中追逐梦想、安居乐业。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化作对顾客的真诚服务、对食材的严格把控、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为兰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烟火气息。
招牌特色 独具一格
在许桃夫妻的精心研究下,店内陆续推出多款受食客欢迎的特色菜品。尤其是火锅鱼、番茄鱼、干锅鱼和冷锅鱼等4大招牌特色鱼,独具一格。火锅鱼将辣椒与香料在炖煮中完美融合;番茄鱼酸甜清新又开胃,鱼肉鲜嫩软滑;干锅鱼表面金黄酥脆,带着干锅独有的焦香,每一口都充满嚼劲,越吃越上瘾;冷锅鱼的鱼块在精心熬制的汤底中泡得入味,入口滑嫩弹牙,锅底的鲜香与鱼肉的本味完美融合,麻辣恰到好处,每一口都层次丰富。
如今,许桃的鱼火锅店正用美食与音乐征服着越来越多的兰州食客,夫妻俩追逐的梦已经变成现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华晓婧 见习记者 赵玉芳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