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 40 多岁的人说失业了,找不到工作了,开始进入中年危机了。但实际上 35 岁的人又何尝不是呢?很多大厂招聘启事都明确写着 35 岁以内。这两年,我很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35 岁以后失业了,是应该继续找工作还是去尝试创业呢?因为行业大佬告诉我,其实你只需要想清楚一点,就是你能不能靠打工过完一生。
我是 1989 年的,今年 35 岁,来到成都已经 15 年了,打了四五年的工,从一线做到管理层,离开工作岗位已经有三个月了。公司裁员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找到自己行业的朋友帮忙做各种内推,因为我晓得盲投是没有任何用的,但哪怕就是内推简历,依然石沉大海。原因很基本很统一,要么就是只要 35 岁以内的,要么就是达不到期望薪资。
后来冷静下来想了想,自己在职场这十多年,从一线做到管理层,逐渐成为了最容易被淘汰的一部分人。现在哪怕能够暂时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无非也就是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再延长个 3 至 5 年。大多数行业的洗牌速度现在太快了,真的等到 40 岁了,那个时候才真的是中年了,那个时候自己的身体还能不能扛得住?而且现在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 3 至 5 年,也就是说,你可能像现在网上说的那些人一样,40 几岁了,会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失业。但实际上你领退休工资的年龄可能要到 65 岁。这中间的二十几年,你大概率还要找 7 至 8 份工作,才能度过。五六十岁了再去找工作,想想都可怕。
所以有一天你大概率会发现,打工打不了一辈子。而且就算你熬到 65 岁,现在大多数企业缴纳的社保基数,你们的退休养老金够吗?我们现在国家的大爷还能去跳广场舞,而隔壁小日子 65 岁的大爷还在开出租车,他们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所以我决定走出来,开始为职业生涯的下半场重新寻找一个能跑到终点的赛道。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每个家庭情况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打工还是创业,都一定不能停止学习现在的行业知识、商业形态,这些都变化得太快了。而现在大多数的工作又都是去堆时间去换结果,每天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往往让人们疲于思考。可是不抽时间学习去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早晚会被社会淘汰,也就是那么 5 至 10 年的事情。现在真的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有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很多大厂招聘启事都明确写着 35 岁以内。这两年,我很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35 岁以后失业了,是应该继续找工作还是去尝试创业呢?因为行业大佬告诉我,其实你只需要想清楚一点,就是你能不能靠打工过完一生。
我是 1989 年的,今年 35 岁,来到成都已经 15 年了,打了四五年的工,从一线做到管理层,离开工作岗位已经有三个月了。公司裁员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找到自己行业的朋友帮忙做各种内推,因为我晓得盲投是没有任何用的,但哪怕就是内推简历,依然石沉大海。原因很基本很统一,要么就是只要 35 岁以内的,要么就是达不到期望薪资。
后来冷静下来想了想,自己在职场这十多年,从一线做到管理层,逐渐成为了最容易被淘汰的一部分人。现在哪怕能够暂时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无非也就是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再延长个 3 至 5 年。大多数行业的洗牌速度现在太快了,真的等到 40 岁了,那个时候才真的是中年了,那个时候自己的身体还能不能扛得住?而且现在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 3 至 5 年,也就是说,你可能像现在网上说的那些人一样,40 几岁了,会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失业。但实际上你领退休工资的年龄可能要到 65 岁。这中间的二十几年,你大概率还要找 7 至 8 份工作,才能度过。五六十岁了再去找工作,想想都可怕。
所以有一天你大概率会发现,打工打不了一辈子。而且就算你熬到 65 岁,现在大多数企业缴纳的社保基数,你们的退休养老金够吗?我们现在国家的大爷还能去跳广场舞,而隔壁小日子 65 岁的大爷还在开出租车,他们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所以我决定走出来,开始为职业生涯的下半场重新寻找一个能跑到终点的赛道。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每个家庭情况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打工还是创业,都一定不能停止学习现在的行业知识、商业形态,这些都变化得太快了。而现在大多数的工作又都是去堆时间去换结果,每天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往往让人们疲于思考。可是不抽时间学习去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早晚会被社会淘汰,也就是那么 5 至 10 年的事情。现在真的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有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