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自习课上,教师根据数智作业反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学校供图
“入职3个月就能独立承担区级公开课,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很难的。”湖南省长沙市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青年教师徐展宏近日分享成长感悟时,特别提到了背后的“秘密武器”——数智作业。徐展宏并非个例,在望城区,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借助这一小支点,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初入课堂到站稳讲台的跨越式成长。
作为长沙市城乡接合部,近5年来,望城区招聘了大量教师,目前全区有中小学教师7000余人,大部分为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活力,但教学经验不足、作业设计能力薄弱等问题突出。”望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阳彪坦言,作业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却是关键。在传统作业模式下,教师每天需花费大量批改作业,既缺乏分层设计能力,又难以进行深度学情分析。
2023年,望城区决定启用数智作业,在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等5所学校率先试点。数智作业通过“智能生成—协同批改—错题管理—学情分析”全流程闭环,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教学解决方案。
在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记者看到教师只需输入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数据,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覆盖多学科、多难度的分层作业,分为基础题、拓展题和延伸题。“以前备课需要花大量时间找题、组题,现在系统直接提供多套备选方案,还能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微调。”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陈超展示着她的备课界面,系统自动标注的“易错知识点”“高频考点”等提示,让作业设计变得更加精准。
作业批改也变得更简单。“过去每天批改作业需要很长时间,现在一键就能完成。学生整体情况如何、错题有哪些,迅速呈现。”雅礼实验望城学校初一年级数学教师吴丹妮告诉记者,“以前的课堂是‘跟着课本走’,现在转变为‘跟着问题走’。”
“作业批改的核心价值在于学情分析,而非简单判断对错。”望城区教育局普职教育一科科长彭伯勋指出,传统模式下教师需三到五年才能掌握的作业分析能力,在数智作业中变得更加简单。系统通过人机协同批改生成的可视化数据,实时呈现班级知识掌握图谱,帮助年轻教师跨越经验积累的漫长周期,实现教学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徐展宏的成长就是数智作业赋能教师发展的生动注脚。入职初期,他设计的作业常因抓不住重点而收效甚微,数智作业的介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现在批改作业就像进行CT扫描。”徐展宏展示着系统生成的学情分析报告,“错题归因、知识图谱、能力雷达图等模块一目了然,这些数据既是教学反思的依据,也是专业成长的坐标。”凭借数智作业的助力,他入职3个月就完成区级公开课展示。
“数智作业系统如同智能助手,在规范教学流程的同时也激发了创新活力。”望城区第一中学党委委员戴文波介绍,试点以来,教师们依托系统开展作业微专题教研,开发校本作业资源,形成动态更新的校本资源库,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整体跃升。
雅礼实验望城学校校长杜渐说,借助数智作业,生成学生每周学情画像,利于教师和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长沙市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李睿的爸爸就深有感触:“当画像趋势图变化比较大时,我就会和老师、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望城区已建成覆盖60所学校的数智作业平台,累计生成个性化作业120万份,教师批改效率提升40%,学生错题巩固准确率提高35%。“我们将继续深化数字化应用,让优质教育资源像自来水一样‘流’进每间教室。”阳彪表示,该区计划继续推广数智作业,并建立教师数字成长档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8日 第04版
作者:本报记者 余杏 通讯员 肖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