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提起这两句诗,我们便不自觉的地想起有着“一代女神”之称的林徽因



中国著名的诗人、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她身上的成就数不胜数,堪称是中国女性的楷模人物。

除了成就斐然外,林徽因的长相也是美艳不可方物,气质温婉柔和,从来都是一副优雅自信的样子。



有才又有貌,也难怪她会得到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等众多才子的爱慕。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竟然在51岁的年龄便离我们而去。

这是林徽因在1950年工作时的照片,和从前相比她的模样大变,整个人也消瘦了很多。



曾经的一代女神为何会变成这样?

在现在人看来,以林徽因的成就和学识,她的一生必定是顺遂无忧的,其实受到战争的影响,她在和梁思成结婚后,带着两个孩子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逃难”生活。

据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所说,在所有“逃难”中,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1937年11月,日寇入侵长沙后,他们一家人去往昆明的经历。



雨雪交加、路途艰难,在这种极端条件下,林徽因不幸患了肺炎,高烧至40度,梁思成就这么背着妻子,抱着两个孩子,寻找住所。

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批空军学员,得知情况后,飞行员给梁思成一家人腾出了一个房间。

经过将近2个月的“逃难”,他们才抵达昆明,在这里居住的几年时间中,由于梁思成旧病复发,时常腰痛,有时候就连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也无法完成。



因此,这几年时间里,林徽因在当地考察建筑的同时,基本家务,比如洗衣做饭等都要她一个人来完成。

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平和的生活,谁知日寇的入侵,又让他们一家人开始在冬季奔波,林徽因肺炎复发,梁思成腰部问题加重,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最灰暗的时期。



这是林徽因卧病在床时,拍下的一张照片,尽管画面不清晰,我们也能感受到她的憔悴和需索,就连起身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当时的林徽因也才36岁。

战争结束,当他们一家人重回北平后,才慢慢过上好日子,因为林徽因和梁思成研究建筑多年成就斐然,因此被聘为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教授。



就连清华大学的教师住宅,都是林徽因一手设计的。

其实从长沙“逃难”到昆明,林徽因大病一场后,肺病便和她如影相随。

在梁从诫的印象中,白天的母亲和晚上的母亲,可谓是判若两人。



为了编写《中国建筑史》、《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等作品,为了修建城墙公园、挽救景泰蓝传统工艺等,林徽因白天不辞辛苦地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有同事上门来谈工作的时候,林徽因看似并无不适的和他们畅聊,只要有关建筑和古文物,她就像个好奇却很懂行的小孩子一样,和周围人说个不停。



然而,一到晚上,林徽因就恢复了病人的模样,不停地咳嗽,且备受病痛的折磨,吃药已经成为了她的日常。

在林徽因肺病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不敢和两个孩子接触,生怕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受到肺病的影响,林徽因的一个肾也被细菌入侵,如果不动手术,可能会影响生命安全,肺病严重又动了一场大手术,她的身体状况也急剧下降。

哪怕在这种情况下,她也不放弃热爱的事业,1949年,林徽因有幸成为设计国徽团队中的一员,别说在当时,即便在现在,能参与设计国徽的项目,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因此,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林徽因非常激动,对此,她倾尽了全部心血和学识,任务重大,她半刻也不敢松懈,但虚弱的身体哪里能承受其没日没夜的工作量。

期间,林徽因病倒过多次,但她依旧心心念念着国徽设计,即便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她也要和同事讨论设计国徽的事情。

这是1950年,林徽因和清华另一位教授在讨论国徽方案时,被身边人拍下的照片。



从图片中能看出来,林徽因当时整个人虚弱的连起身都非常艰难,露出的胳膊和手,骨头突出的非常明显,这时候的她也从齐耳短发变成了类似男人的超短发,整个人的状态让人看着非常心疼。

经过林徽因和团队人员将近一年的付出,她们的设计也被定为国徽,这在当时,堪称是历史性的一刻。

除了国徽的设计外,林徽因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东北大学校徽等多个建筑和项目的设计,相当了不起。



遗憾的是,人们眼中的“一代才女”“中华第一女建筑师”最终在1955年4月1日陨落,享年51岁。

就像哲学家金岳霖所说的那样,“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来讲,日子总是不够用的”,在听到林徽因去世的时候,人们都在指责命运太无情,对英年早逝的她感到痛惜。

林徽因墓碑坐落于北京八宝山,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上面写着“建筑师林徽因墓”七个大字,而这座墓碑正是她的爱人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雕刻着汉白玉花环其中的图案。



林徽因虽然离开人世,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每年的清明节,她的墓前摆满了鲜花,这是人们对她的思念。

据悉,从1954年开始,林徽因的病情严重到已经不能进行任何的工作,白天晚上的咳嗽,连入睡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在3月31日晚上,林徽因仿佛感应到自己将要离开一般,虚弱地对护士说想见一面丈夫,但由于当时太晚,护士以“夜深”为由,让她好好休息,谁知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对同生死共患难的夫妻,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