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九):高殷
11.高殷

齐废帝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王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嫡长子,母为昭信皇后李祖娥。


(1)立为太子

高殷文宣帝高洋嫡长子,母亲是昭信皇后李祖娥。东魏武定三年(545年)出生于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日,高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机敏聪慧。初学反语,在“迹”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高殷解释说:“迹字,足字旁边一个亦字就是‘迹’,字,难道不是自反吗?”(注:“反语”,即反切。“迹”在当时可以注音为“足亦反”,即“足”的声母和“亦”的韵母相拼,故高殷称为自反)高殷经常游宴北宫,却不让河间王高孝琬进入。左右探听缘由,高殷说,这里是文襄帝高澄遭难的地方,河间王不宜在此。文宣帝认为高殷像汉人,不像自己,想废掉他,改立次子太原王高绍德为太子,但在杨愔的劝阻下没有实行。

最初,文宣帝诏令国子博士李宝鼎做高殷的师傅。李宝鼎去世,再诏国子博士邢峙作侍讲。邢峙虽然年龄大些,但温裕开朗,有君王的风度。博涉群书,观览时政,有很好的名声。

(2)打成口吃

天保七年(556年)冬季,北齐文宣帝召集朝臣中的文学士和礼学官在东宫宴会,命令用经义提问答问,并且亲自临听。高殷一边笔记一边追问,使在座的人十分感叹。

天保九年(558年),北齐文宣帝出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由皇太子高殷监国,他召集各儒生讲授《孝经》。还请杨愔传旨,问国子助教许散愁:“先生活在世上靠什么自谋生计?”许散愁回答说:“我从年轻时以来,不上姣美男童的床,不进入少女的房间,衷心信奉图书典籍,不知衰老将要到来。平生的胸怀抱负,就像这样而已。”高殷道:“颜渊缩进屋子号称贞节,柳下惠坐怀不乱,都不如这位老翁白了头也没娶妻啊。”于是赐绢百匹。

后来文宣帝登临金凤台,命令太子高殷亲手诛杀囚犯。高殷心生怜悯,面露难色,几次都不能将头砍下。文宣帝恼怒,拿起马鞭将高殷抽了三下。从此之后,高殷心悸口吃,精神时常恍惚。

(3)即位为帝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北齐文宣帝去世。十月十九日,皇太子高殷在晋阳宫宣德殿即位,大赦天下,令杨愔、燕子献、宋钦道一同辅政,内外百官的官阶增加一等,失去官职、爵位的,可以恢复。十月二十六日,尊祖母皇太后娄昭君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李祖娥为皇太后。十一月初二日,任命右丞相、咸阳王斛律金为左丞相,录尚书事常山王高演为太傅,司徒长广王高湛为太尉,司空平原王段韶为司徒,平阳王高淹为司空,高阳王高湜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高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十二月,改封上党王高绍仁为渔阳王,广阳王高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高绍廉为陇西王。

(4)防止篡位

为了防止篡位之事发生,文宣帝高洋临死前诏令尚书令杨愔、尚书左仆射平秦王高归彦、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子默等人为高殷辅政大臣。

在高殷支持下,杨愔准备通过进行全面的改革来整顿政治秩序,加强皇权。为了以身效法、榜样天下,杨愔首先奏请高殷免除他的开府封王爵赏,然后诏令全国七十岁以上的军人授予名誉职位,六十岁以上的军官以及重病不胜其职的,一律让他们退休,并且大张旗鼓将那些无才无德、靠贿赂上台的人全部黜免。杨愔的整顿,朝野为之哗然,那些被黜免下来的佞幸之徒心怀怨恨,纷纷投靠到二王(高演、高湛)手下,当时朝内亲王权力很重,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娄昭君实际控制了北齐的军政大权。高演一直在忙于培植势力,一旦羽翼丰满就准备夺取皇位。杨愔的改革,促使两派矛盾白热化。


(5)被废去世

乾明元年(560年),杨愔和高殷密议委任二王(高演、高湛)为刺史,意在架空亲王势力,加强皇权。平秦王高归彦最初也是高殷、杨愔同党,后来权衡利害,觉得高殷年幼,势孤力单,因而背叛高殷,将密谋全部泄露给了二王,二王勃然大怒,将计就计,利用去尚书省“拜职”赴任的机会,拥兵数千,在宴席上将杨愔等人当场拿下,拳杖交加,杨愔等人被打得血流满面。砍掉了高殷的心腹大臣后,二王披坚执锐,押着杨愔等人去见高殷。走到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拔出宝剑,厉声阻止二王等人闯入,但周围的卫士一见二王到来,知道高殷已经不可依靠,都纷纷扔下手中的兵器,成休宁一看孤掌难呜,只好长叹一声作罢。二王等人进入大殿,向太皇太后娄昭君条陈杨愔等人的“罪状”,太皇太后气得大骂高殷母亲李祖娥:“我们鲜卑人,难道还要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李祖娥赶忙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谢罪。高殷仓促不知所措,更兼兵临城下,太皇太后站在二王一边。

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娄昭君下令废黜年少的皇帝高殷为济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别宫,高演即位为帝,命长广王高湛将其迁居晋阳。皇建二年(561年)九月,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去晋阳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太宁二年(562年),得葬于武宁陵之西北,谥号闵悼王。

(6)主要成就

高殷即位后,励精图治,对民生极为关心,曾分派使者巡察四方,访求政事得失,考察风俗,问民疾苦;整顿吏治,政治清明;武官年过六十均放免回家,在军事上淘汰老弱,留下精壮,军力大增;下诏减轻徭役,停止营建宫舍,使北齐由天保年间的国势危急而有所纾缓,实为一代明君。

12.高演

北齐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字延安,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第三位皇帝,神武帝高欢的第六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武成帝高湛同母兄弟,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

(1)早年经历

高演幼时才智超群,很早就有能成大事的器量,其母武明皇后娄昭君早就宠爱看重他。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封常山郡公。高演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朝,起开始参预朝政,政治经验逐渐成熟丰富,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趋炎附势,惟高演满脸忧愁,不时直谏。

天保元年(550年),晋升爵位为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授任并省尚书令。高演善于决断,擅长文辞义理,整个尚书省内的人都敬畏并服从他。

天保七年(556年),高演跟随文宣帝高洋返回邺城。文宣帝认为尚书上奏政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命令高演和朝中大臣先讨论确定是非,然后陈述奏上。高演擅长执政的方法,分析判断都合乎道理,文宣帝赞叹器重他。

天保八年(557年),转任司空、录尚书事。天保九年(558年),授任大司马,仍任录尚书事。

(2)劝君戒乐

当时文宣帝沉溺于游乐宴饮,高演忧伤气愤流露在表情上,文宣帝觉察到,对高演说:“有你在处理国事,我为什么不放纵行乐?”高演只是哭泣拜倒在地上,始终不说话。文宣帝也十分悲伤,把酒杯推到地下说:“你这样嫌弃我,自今以后再有敢进酒的人,我就斩了他!”于是取来所用的酒杯全都砸坏丢弃,但是后来高洋更加沉湎于游乐宴饮,有时到各皇亲国戚家比武搏击,不分贵贱。只是高演一到,里里外外都静了下来。高演又秘密撰写条例,将要进谏,他的朋友王晞认为不可。高演没有听从,借机会竭力劝说,于是文宣帝大怒。

高演的王妃元氏本来是北魏宗室,文宣帝想要高演离开她,私下为高演广泛寻求美好的女子,希望转移高演对元氏的宠爱。高演虽然接受旨意接纳,但和元氏的感情更加深厚。

高演的性格十分严厉,尚书郎中分析判断有失误,就加以鞭打,令史干了不法的事,就刑讯追究。文宣帝就让高演站在面前,用刀头上的环抵住高演的肋部。召来被高演惩罚的人,用刀子逼着,要求说出高演的不是,全都没什么可说的,才被放了出来。从此不许鞭打郎中。后来文宣帝赐给高演魏时的宫女,醒来后忘了此事,说是高演擅自带走的,于是用刀头上的环乱打一气,高演因此受伤。皇太后日夜哭泣,文宣帝不知怎么办才好。在这之前囚禁了高演的朋友王晞,就放了他,让他侍奉高演。高演一个多月渐渐康复,不敢再进谏。


(3)政变登基

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去世,高演住在宫中料理丧事,文宣帝的太子高殷继位,授任高演为太傅、录尚书,朝中政事都由高演决断。其兄文宣帝临终时,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让,唯不可伤害高殷。一个多月后,高演就住到藩王的住宅,从此高殷的诏书命令不再由高演决断。

乾明元年(560年),高演跟随高殷到邺城,住在领军府。当时杨愔、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人因高演威望已经很高,心里害怕权力受到威胁,请求高殷任命高演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解除京畿大都督之职。高演因自己是高殷的叔叔而被猜疑排斥,于是和高湛相约打猎,在野地里设下计谋。

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三日,高演刚刚到官署,早上从领军府出发,等到了官署,朝中官员都会集在一起。坐好后,酒喝了几巡,在座位上将尚书令杨愔、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等抓了起来。高演穿着军服和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从云龙门进入宫中,在中书省前遇到散骑常侍郑子默,又将他抓了起来,在御府内一起杀了。高演来到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拔出刀呵斥高演。高演命令高归彦说服他,成休宁高声大叫不肯听从。高归彦当时已是领军,向来被士兵敬服,一声令下,兵士们全部扔下了武器,成休宁叹息着走到一边。高演来到昭阳殿,皇帝高殷、太皇太后娄昭君、皇太后李祖娥都出来坐在御座上。高演呈奏杨愔等人的罪状,为擅自杀了他们请求处罚。当时庭院中和两边的走廊下卫士两千多人都身披铠甲等待高殷的命令,武卫娥永乐武力超群,又受过文宣帝的优待,准备随时为高殷效力。高殷本来口吃,加上事出突然不知说什么。太皇太后娄昭君对皇太后李祖娥发誓,说高演没有异心,只是去掉威胁罢了。高归彦下令卫士解除戒备,娥永乐才将刀放入鞘中哭泣。高演于是命令高归彦带领侍卫的士兵去华林园,派京畿的军队入宫守住门阁,在华林园里杀了娥永乐。高殷被迫下诏任命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相府僚属都晋升职位一等。高演进到晋阳,高殷下诏军队和国家大事都由他来决断。

乾明元年(560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娄氏令废皇帝高殷为济南王,令食一郡,出居别宫。同日高演在晋阳宣德殿登基,大赦天下,改元皇建。下诏复尊太皇太后娄昭君为皇太后,皇太后李祖娥称文宣皇后,宫殿称为昭信宫。

高演继位后,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并亲征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亡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事母至孝,友爱诸弟。

(4)因病驾崩

之前高演封废帝高殷为济南王,并约定不杀害他,但后来违反了约定。皇建二年(561年)九月,高演出于政治利害关系把高殷杀害。娄太后探病,再三问高殷的所在,高演不应,太后知道高殷已被害,发怒。没过几天,心情平静下来后,高演又愧疚起来,觉得自己对不起兄长高洋。这种内疚的心情整日整夜折磨着他。不久,他神志开始有些错乱,皇后连忙叫人来“驱鬼”,将煮沸的油在宫殿内外扬洒,命令太监、仆役们个个手持火炬,整夜围着宫殿站立,防止“鬼魂”侵入宫殿。十月,高演为了散心,便和几个随从一道去郊外打猎。高演的马受惊跳起,把他从马上重重摔下,折断肋骨。

高演受伤以后,病情急剧变化。神志稍一清醒,他就想起自己一旦死后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的大事。本来已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储,但细细一想,又有些心惊肉跳:我欺负高殷年幼势单,杀君篡位。谁又能保证我死后,长广王高湛不会把我的儿子杀了,自己当皇帝呢?何况高湛并不是那种仁义之人。斟酌再三,他觉得万全之策是改立皇储,另立高湛为皇位继承人。

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高演诏令长广王高湛继承皇位。又给高湛写了遗书一封,哀求高湛:“我死后你要好好对待我的妻子儿女,千万别学我的样。”处理完后事,高演溘然长逝,终年27岁,葬于文靖陵,谥号“孝昭皇帝”。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