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江湖波涛汹涌,为了能成为江湖的“大哥大”,不同车企抓紧修炼,谁练功?谁偷懒?在一次次的“擂台比武”中便能看出来。
在这些“擂台比武”中,有的车企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不断迭代更新,实力不断提升,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荣登榜首,其他品牌诸如吉利、零跑、理想等也增长迅速,更有异军突起的小米汽车等,大有一种晚了就没“饭”吃的紧迫性。
而奇瑞汽车在新能源系列销量虽说目前还不如上述几者,但是它有自己的“九阴真经”,多年来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旗下汽车出口量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那么,作为同一年代背景的江淮汽车,在其他同行高歌猛进的时候,似乎显得异常平静,是在“憋大招”,等着一鸣惊人,还是“经脉不通”,生病了?
0 1
江淮汽车怎么了?
江淮汽车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研产销服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全球化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现有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等主导产品,已形成传统&新能源动力的整车业务、核心零部件、汽车出行、汽车服务四大核心板块2019年成功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最大汽车工业集团——Allur集团,成为江汽集团开发关税同盟市场和中亚市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起点。
但是,江淮汽车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其想的那么顺利,从历年年报上看,江淮汽车的净利润已多年不景气,如下图,从2018年起,江淮汽车净利润就一直处于地位甚至为负值,即使中间有几年返正,也完全在低水平线上,2022年和2024年更是亏损严重。
其中亏损最严重的便是江淮与大众的联营企业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安徽”),该企业自2018年成立以来便没有实现过盈利,在2022年,江淮对大众安徽确认的亏损达到2.4亿元,2023达到4.5亿元,2024年更是达到13.3亿元,已经成为江淮汽车的负担。这种亏损情况还是在多年政府补助的基础上发生的,可想而知实情更加严峻。
与同行相比较,江淮汽车近三年ROE和净利率分别是-8.11%、-3.21%,低于行业平均值1.99%、1.52%,和行业中值8.90%、3.10%,去年一年两项数据与行业平均值和行业中值负面偏离幅度增大。
而同行的比亚迪,三年来的ROE和净利率分别为21.67%、4.91%,与江淮汽车远远拉开差距,其他的诸如宇通客车、长城汽车、江铃汽车等相关数据都呈现正向,也就是说江淮汽车的盈利能力已经远远不如一些同行。
从这方面上看,江淮汽车的盈利能力急需提升,扭转亏损局面,否则江淮面临局面将越来越被动。
0 2
江淮为何受困?
那么,江淮汽车为什么面临今天这个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销售收入下降,市场地位下降,并且导致企业回笼资金不足,无法有更大能力支撑更多的投入;二是研发费用多年来平稳,而有的同行研发费用越来越多,核心竞争力逐步加强,这又助力于其市场地位的提升。销售收入与研发费用这两者某一程度上互相影响,呈现一定程度的正循环或者负循环。
最近几年来,结合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如上表),可以得知江淮汽车对外经营的收入这几年呈现总体波动下降趋势,这说明江淮汽车产品竞争力在市场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市场地位下降,同时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回笼资金,资金压力变大。
而与同行相比(如下表,依次为长城汽车、江铃汽车),如江铃汽车,销售现金流入平稳上升,长城汽车更是迅速地增加,在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江淮汽车岂能显得不逊色?
当销售减少,现金流入减少,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研发费用,这又是关于企业技术研发积累,核心竞争力巩固提升的重要指标,当然,这也跟企业的经营策略有关。从2020至2024年来(如下表,依次为江淮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的研发费用大致保持在十几亿的水平线上,增加不明显,而这几年汽车江湖早已变化巨大。这说明江淮汽车背后的研发迭代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进一步的发展,削弱了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在像长安汽车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其每年研发费用逐年十几亿乃至二十亿的增加幅度,给企业带来的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动力势必强得多,这样的情况下,江淮汽车又拿什么去跟人家比?未来凭什么竞争?
0 3
尊界能救江淮的命吗?
江淮汽车亏损情况严重,但股价仍在一段时间有所上升,这可能离不开与华为合作的尊界消息的公布,并且预计将在今年5月上市,华为推出的鸿蒙智行自问世以来便是舆论的热点,其与江淮合作推出尊界会拉抬江淮股价的上升也就不奇怪了。那么,尊界能救江淮吗?
鸿蒙智行自问世以来,已经推出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以及近段时间公布的尚界,但是智界、享界刚出时的吸引力并不如问界当初那么大,其销量也不如问界,就像问界M9去年一年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在中国市场50万以上的豪华车型当中,这款车型曾经连续9个月蝉联月度销冠的位置,智界R7上市几个月以来的累计交付量达到28969辆,至于享界推出的首款车型——享界S9,累计交付7494辆。背后是否存在鸿蒙智行系列产品效应逐类下降的现象,这值得思考。
更何况,智界背后的奇瑞、享界背后的北汽、问界背后的赛力斯,以及准备推出的尚界背后的上汽,哪一个实力不是远远在江淮之上呢?难道消费者只冲着“鸿蒙智行”四个字,而不考虑汽车厂商本身的实力和技术口碑就购买吗?打铁还需自身硬,江淮还是自己得“硬”起来。
而且,尊界定位是“豪华轿车”,面向的用户群体是高净值人群,与之竞争的除了国产车企外,还有老牌豪华轿车品牌,如宝马、奔驰、保时捷等,无论是从技术实力还是品牌口碑,这些车企都远远在江淮之上,哪怕单论新能源系列,也还有仰望、特斯拉等强劲竞争对手,所以依靠鸿蒙智行的合作,就能弥补以上品牌口碑、技术实力乃至高净值身份认同的差距吗?这未必显得太乐观。
无论是产品什么定位,又或者与什么公司合作,用户群体肯定离不开关注汽车厂商本身的实力以及赋予的价值,实力与价值落后于产品宣传时,恐怕还要担心“泥泞路上翻车”。当然,我们希望江淮是决心借这次机会变革重塑价值链,以此为对外拓展、对内变革的契机,重整业务版图,以至于实现破局洗礼。
04
结语
综上,江淮汽车在盈利能力方面近年来落后于同行,尤其是远远落后于优秀同行,更是关键数据低于行业中值或者行业平均水平,乃至陷入亏损的局面。究其原因离不开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销售收入总体波动下降,研发费用更是长期处于低水平,远远落后于一些同行,说明其自身发展的步骤跟不上行业迭代变革的脚步,“不进反退”,渐渐地便沦为了今天这个地步。
在这个局面之下,收入与研发陷入一种互相影响的负面循环中,收入减少自然无法增加研发,而研发能力的减弱或者落后于同行,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江湖中,又如何能不避免被“扫地出局”?当下亟需一种力量打破这种负面循环,或许“尊界”确实是一个契机。
但是,尊界的推出,在现在这个时间阶段,已经无法多大借用鸿蒙智行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享界、智界、问界和即将推出的尚界“分享”鸿蒙智行吸引力的情况下,更何况其背后的汽车厂商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在江淮汽车之上。另一方面,尊界定位的是豪华轿车,宝马、保时捷、奔驰等老牌豪华轿车品牌对高净值人群的吸引力仍然强势,更有仰望、特斯拉等分割市场,如何吸引高净值人群恐怕还需另辟蹊径。
总之,无论最终是否能破局,“打铁还需自身硬”,江淮都应该以无上的决心,推动自身变革,重塑价值链,如果能够适当摒弃不良资产和“腐烂”业务,轻装上阵,将更多精力用于一种或者少数几种新型产品上,哪怕最后尊界不如预期,江淮也能凭此缓一口气,甚至获得新生。所以,尊界能不能救江淮的命不是关键,关键是江淮敢不敢、能不能给自己“刮骨疗毒”救自己的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