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的改了!”
2014年,北京男子韩磊因摔死2岁女婴,正准备执行死刑,他向妈妈悔过,但妈妈说了一句话,让人泪崩。
在北京郊区的一个简朴小屋里,韩磊出生在一个对于他来说并不富裕的家庭。
他的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工作总是排山倒海般涌来,让他们无法回家陪伴自己的孩子。
尽管韩磊理解他们的工作重要性,但他心中总有一个渴望得到关爱和陪伴的空洞。
每当韩磊给父母打电话,他都小心翼翼地请求他们回家一段时间。然而,他的请求总是被父母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所拒绝。这种频繁的失望让韩磊逐渐变得冷漠和叛逆。
后来,韩磊不再和同学们交流,总是独自一人,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漠不关心。他成了老师眼中的难题,而同学们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变得这么冷漠。
青少年时期,韩磊感到内心的空虚。他渴望被关注,但却发现自己在家庭和学校都显得不被需要。孤独使他寻求另类的关系。
他开始沉迷于各种不良嗜好,结交了一群不三不四的朋友。他们在街头巷尾游荡,为了寻求刺激而闯荡。
偷窃、打架成了他们的日常,后来,韩磊与朋友深夜潜入一座宅邸,企图偷窃财物,结果惊醒房主。
在混乱中,他们伤了房主,情况迅速失控。
不久,警方赶到现场,将韩磊和他的朋友拘捕。在审讯过程中,韩磊愧疚不已,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多么错误和愚蠢。
最终,韩磊和他的朋友被判入狱服刑。多年后才得以出狱的韩磊,感觉自由的味道,仿佛就是一种奢侈品。
然而,很快他就又选择了回到他熟悉的世界——韩磊不知不觉地又陷入了小偷小摸的生活。他身边的朋友们,也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物,他们一起策划偷窃行动,用偷来的钱挥霍。
在他们看来,犯罪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他们无法摆脱的循环。
时间悄悄地流逝着,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
在2013年7月23日的夜晚,韩磊与朋友李明准备到KTV度过一段欢乐的时光,到了后却发现停车位已满,唯一空出的地方是公交站旁边。
韩磊准备将车停在公交站旁边,手推着婴儿车的李女士正站在空位上,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婴儿车阻碍了韩磊停车的空间,韩磊的第一反应不是礼貌地请李女士挪一挪,而是发出了不和谐的斥责。
针对不礼貌的斥责,李女士没有挪,反而轻声嘟囔了几句。这立即激怒了韩磊,开始变成了一场口头争执,接着发生肢体上的冲突。
争执不断升级,不少人开始围观。韩磊在众人的观望下,冲到李女士的婴儿车旁,一把将李女士的儿子从婴儿车中举起。本来在熟睡中的婴儿,顿时嚎啕大哭。
李女士见状,急忙跪下求他,放过自己儿子,可是韩磊并不罢休,一把将李女士的儿子摔在地上。
李女士的儿子当场死亡。
韩磊在众人慌乱中逃跑,后来被警察在一家洗浴中心抓获。
韩磊被判刑,等待着执行死刑的日子里,内心充满了懊悔和痛苦。在执行死刑的那天,韩磊跪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地忏悔说:“妈妈,对不起……”
母亲黯然神伤,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也无能为力。她知道,这个错已经无法挽回。
“孩子,来不及了。”母亲轻轻地抚摸着韩磊的头,“安心上路吧。”
2014年10月31日,韩磊被押往刑场。在走向死亡的那一刻,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面对自己的过错,这是他生命的终结,但也是他悔过的开始。
▼今日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