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诚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1952年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在右腹部肠子被炸出体外的情况下,以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并且奇迹般地用机枪击落敌机一架,荣获一等功。

但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复员回家后,却因有关部门写错一字,苦干了33年的临时工。



蒋诚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战乱中度过的,他曾在大街小巷乞讨过,也曾在别人的田里劳作过。

“家里仅有两亩地、两间佃房、一头牛,却要养活全家七口人。”在苦难的折磨下,蒋诚早早地成熟起来。

1949年12月,21岁的他选择参军,拿起武器保卫国家,被提拔为机炮连副班长的蒋诚,扛着自己心爱的机枪,同战友们一道奔赴抗美援朝战争前线。1952年11月8日,蒋诚所在的92团到达上甘岭。

彼时,上甘岭537.7高地已陷入最危急境地——经过连续4日的浴血奋战,仅剩24人退守7号坑道,并且连续11天 断水断粮。“11日发动反击!”上级下达了命令。“轰——”炮火声响彻战场,看着战壕里战友们的遗体,年轻的蒋诚没有害怕:“我站在沟底,把机枪架在上头,就开始打,也不管打不打得着。”

硝烟弥漫中,蒋诚突破敌人炮火的严密封锁,以一己之力歼敌400余人,更巧借深坑掩护击落了1架敌军的战斗机,有力压制了敌军火力点,封锁了敌军运输道路。



蒋诚也遭受了重创,一颗敌军战机投下的炸弹在身旁爆炸,弹片划破肚子,肠子掉了出来。肠子掉出来了,就把肠子揉进去继续打。”

尽管身体受到重创,蒋诚却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黄继光曾用自己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这点痛又算得上什么!”

悲壮的一幕在蒋诚的脑海里浮现,他曾趴在草丛中目睹了黄继光英勇牺牲的全过程。

黄继光的举动感染着蒋诚,顶着枪林弹雨,他竟然他竟然用机枪生生击落了一架敌机。

7天之后,蒋诚被转回辽宁丹东的后方医院治疗,经全身麻醉3次,医生连开4刀,才将他腹中弹片取了出来。

蒋诚也因此荣获一等功,1955年2月,蒋诚退伍返乡。他的行李仅有1套便衣、1双鞋袜、1条毛巾、1块肥皂、16尺布票和数枚军功章。

然而,由于喜报上的地址写错了一个字,导致没有被送到他的家乡,而是在合川师范学校的档案室里,默默地尘封了36年。

回到家乡后的蒋诚在家乡务农,并且积极参与修建铁路,乡道等便民工程,没有找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直到1988年,合川档案馆一封“军功喜报”,才揭开蒋诚身上伤疤的“秘密”。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的这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正面写着:

贵府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地报喜,恭贺蒋诚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喜报背面的记功栏里写着:在上甘岭战役中,蒋诚歼敌四百余人,击毁敌重机枪一挺,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全班仅3人负伤,荣立集体二等功,蒋诚重伤不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荣立一等功,并荣膺“人民功臣”称号,而蒋诚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蒋诚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93岁的他成为“深藏身与名”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