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沈阳军区第一政委廖汉生被免职,上级对他另有安排,准备调任他到军事学院或总政部任职。



对于这两个选择,他似乎都没有太多“兴趣”。

让他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早在1957年已经当过南京军事学院院长3年,他不想重复同样的职务,谢绝了。至于到总政部任职,他的理由更简单:坐不惯机关。

纵观廖汉生几十年的革命旅程,一直都从事政委一职。按理说从大军区上调到总政部,职权范围更大一些,为何不乐意呢?

战争年代的廖汉生当过团政委、旅政委、师政委、纵队政委、军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大战略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除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过院长之外,在北京军区、军事科学院、南京军区、沈阳军区一直担任政委工作。

不愿意担任具体政治工作



1938年,120师进行整编,独2旅编入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张平化,上级让原2旅政委廖汉生调任358旅政治部主任。

政治部主任虽然也是政工干部,可是从红军时期就一直当政委,没有干过政治部主任,没搞过机关工作。为此,他推荐下级金如柏去当主任,他长期搞政治机关工作。

关向应政委说:金如柏当主任,你去哪里!廖汉生说自己下去到716团当政委,与金如柏对调一下。这样一来,上级变成下级,下级变成上级了。廖汉生说没想过什么上级、下级,主要从工作上考虑。



政委与政治部主任虽然都是政工干部,但也是有区别的。

政治部主任主要是协助政委工作的,主持所在政治机关的工作,实施所在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说白了,就是具体执行落实工作的。

政治部主任与参谋长性质类似,参谋长主要协助军事主官落实具体的作战部署。

新中国成立后,廖汉生升为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因为没有没有经验,特意把老部下冼恒汉调来担任副主任。冼恒汉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廖汉生身边担任政治部主任,工作很细致,也很有经验。把他调来主要协助自己落实好具体工作。

推辞总政部工作

当1982年,他被免去军区政委后,上级给他两个去处,他谢绝军事学院,也谢绝总政部。



总政部是主管全军政治工作的,从职责是看是大于军区的。

廖汉生从来不愿意坐机关,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更愿意到一线作战部队工作。而且考虑到自己年纪已经71岁,体力、精力不足了。如果再退回去三五年,还是有点雄心壮志的。

其实,这一年上级对10个大军区领导班子进行重新调整和配备。除了兰州军区外,其他几个军区的3位司令员和8位政委都被免职,安排比他们年轻许多的人接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