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4月1日讯(记者 孙贴静) 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普及科学减重知识,提升居民健康意识。4月1日上午9时,半岛网联合岛城六大医院六个学科举办“科学减重 健康生活”大型主题直播活动。本次活动,除在半岛都市报、半岛网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直播外,还联动青岛市卫健委官方视频号及六大医院官方视频号同步直播,共计吸引了50万人次在线观看。



专家坐镇全网直播,助力科学减重

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青岛市成年居民超重率为40%、肥胖率为25.2%,亟须加强干预。

青岛目前的肥胖率如何?肥胖和超重人群在减重时有哪些误区?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有该如何有效干预?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减重手术?在中医看来,“易胖体质”和“易瘦体质”是真的存在吗?如何通过心理介入,跳出“节食——复胖”的恶性循环?……针对上述一系列的话题,本次活动中,半岛网邀请到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主任王颜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伟、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胃肠外科副主任丁红光、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徐薇、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治未病科主任曲宪双、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二科主任孙平分别通过参与线上互动的形式,为广大市民全方位解读减重误区,助力肥胖人群开启健康生活。

权威大咖云端集结,多学科共话“减肥”

“肥胖不仅是脂肪堆积,更可能是内分泌失衡的‘警报信号’。”在直播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主任王颜刚重点围绕肥胖与内分泌的相关话题详细解读了肥胖的成因及对健康的危害。王颜刚表示,像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的患者都常伴随体重异常增长,需通过激素检测、糖耐量试验等精准诊断。针对这类患者,青大附院体重管理中心采用“代谢调控+生活方式干预”双轨模式,揪出肥胖背后的“隐形推手”,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方案。

“运动医学不是简单鼓励跑步跳绳,而是通过医学评估为胖友量体裁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伟则从运动医学的角度为肥胖和超重人群提供运动指导。孙伟强调,BMI≥28或合并基础疾病者,需通过体成分分析、心肺功能测试制定安全运动处方。超重人群应避免跳跃性运动,并逐步提升运动强度。易发膝关节损伤人群,更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用科学运动破解“越减越伤”困局。‌‌

对于BMI≥32.5或合并严重代谢疾病的重度肥胖患者,青岛市市立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丁红光表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帮助到患者。作为目前主流术式,该手术创伤小、术后减重效果好,但需严格筛选适应人群。“手术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丁红光提醒,术后,还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并监测营养状况。

本次活动中,还特别邀请了‌营养科、中医治未病科以及心理科医生,构建科学减重"铁三角"。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徐薇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进行了分享。她建议市民在选择食物时可将蔬菜作为就餐时的第一顺位,再食用肉类、主食等。并建议成人每天食用的肉类总量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适当调节一天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的发生。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治未病科主任曲宪双则推荐药食同源方剂,如荷叶山楂茶辅助痰湿体质者调理代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二科主任孙平特别关注情绪性进食。"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导致很多患者陷入“节食——复胖”的恶性循环里,在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正念饮食训练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

官方联动直播,50万人次线上“围观”

从内分泌调控到微创手术,从运动处方到中医、营养、心理干预,活动当天,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跨多学科直播中,众多岛城市民的纷纷参与到互动中来。“主任们的细心讲解真是令人受益匪浅”、“管住嘴迈开腿很重要”、“这样多学科的直播太有必要了,太长知识了”、“立马学起来!”不少网友通过线上弹幕的形式进行互动和提问。

据介绍,本次活动得到了青岛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青岛市卫健委官方视频号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市立医院、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六家医院官方视频号,半岛都市报、半岛网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在全网同步直播,共计吸引了50万人次在线观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