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院睡眠医学科进修感想

——在梦与醒的边界摆渡

暮色中的黄浦江泛着粼粼波光,外滩的钟声穿透十月的薄雾。我站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医生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西下的太阳,想到即将次第亮起的灯光,恍若无数个即将被守护的梦境。半小时前,还是我来进修的第一天。暮秋的银杏叶簌簌落在医院中庭时,我顺着指引牌来到睡眠医学科,小心翼翼表明身份,许是看出了我的局促,李启芳主任亲自走到门口,和我握手以示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温热的手掌,恰到好处的力量传递出坚定与善意,至此我开启了学习之旅。在这个承载着生命律动的空间,在晨光里舒展成巨大的时间容器,盛满了我与睡眠医学科半年的晨昏。

秋实:在知识的密林里

李主任第一次带我查房时,晨光正斜斜地穿过病房的玻璃窗。他俯身查看一位失眠30年患者,她同时服用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依然睡不好,入睡困难伴早醒,日间合并严重的躯体症状,头痛、胸闷、乏力,睡眠日记里记载的数据将她的绝望呈现得一览无余。"睡眠医学是片新大陆,"他轻声说,"而麻醉医生是最合适的探险者,因为我们最不怕的就是道阻且长。"那天下午,他送了我一本他自己写的书,“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看了这本书,你就算正式入门了。”

夜间CBT-I治疗,李主任总是亲临现场,除了深度和失眠病友们沟通,打开他们焦虑抑郁的心结,也是时刻关注进修医生学习成长进度。有一次,我基于传统治疗模式上设计了一个圆桌式CBT-I诊疗新模式,李主任对我的创新表示肯定,他说:“圆桌式诊疗模式,融汇了现代心神医学的许多有效疗法在内,较好地贯彻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之模式。实施了心理治疗的倾听、支持、保证三原则,融合了集体治疗、心理疏导、示范疗法、情境疗法、认知疗法等精髓。”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当晚,失眠病友们治疗氛围热烈而友好,李主任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这份信任让我想到一句话:"医学的传承,就是让后来者站在前辈的肩上看得更远。"


冬藏:在技术的熔炉中

第一次独立操作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在寒潮来袭的冬天。治疗室内,监护仪上患者的心律在有节奏地滴答滴答,我在梦雅老师的注视下在超声引导下找到星状神经节,然后将局麻药精准注射在神经节附近,她的手始终虚扶在设备旁,像守护着初飞的雏鸟。"记住以后每一次诊疗操作都要像第一次操作时那样小心谨慎,这是对患者睡眠质量的重新定义。"她的教导让我明白,精准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开始独立主管病人后,一位来自安徽大爷慕名而来,而我们也没让他失望,住院期间在成功减停安眠药,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后我收到了来自大爷的肯定:一面大红色的锦旗,上面镌刻着金灿灿的字,那是第一次我和李主任的名字同时出现,自豪之情无以言表。同期我给其他进修医生们分享了我与患者治疗接触的心得体会《话疗》。汇报时,我看见梦雅老师不住地点头。结束后,她跟我说:"你开始理解睡眠医学的本质了。"我想起她常说:"我们在做一件与既往工作全然不同的事情,以前我们做的麻醉是让意识泊岸,而现在我们做的睡眠是要守护整个港湾。"


春生:在心灵的旷野上

三月的上海飘着细雨,我的心情却如梅雨季般潮湿。一位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沟通也出现了一些分歧,一度让我陷入自我怀疑。桂老师单独找到了我:"你工作太投入了,我很担心你会受伤。但是受伤是从事这份工作迟早会发生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谜题,具有不可复制性。"她的话让我想起监护仪上那些起伏的波形,每个低谷后都藏着上升的转折。

李主任的朋友圈更新了一张我的治疗时的照片,配文是:"年轻医生的成长,是科室最动人的风景。普通的老师培养崇拜自己的学生,开悟的老师培养老师崇拜的学生。学生比老师厉害,青出于蓝胜于蓝,社会才有进步。"这条动态下,其他老师纷纷留言鼓励。我突然明白,技术的成熟需要与心灵的成长同步,而李主任的团队一直在默默编织这张守护的网。


夏至:在新生的晨光里

临别前最后一次的病例讨论会上,我分享了一个经典的病例及这半年的学习心得。当我展示一位病友的睡眠及情绪改善数据,我们帮她调整睡眠顺利安全度过围术期手术时,李主任的钢笔在桌面上轻叩出赞许的节奏。散会后,他跟我说:"你很努力,也很用心,做睡眠,你是有天赋的,愿你在梦与醒的边界,继续书写生命的诗篇。"

窗外的梧桐树正在抽芽,新生的绿意与四月的阳光交织,恍如那些在病房度过的、见证生命律动的晨昏。我忽然懂得,这半年不仅是一次进修,更是一场蜕变——在技术精进的同时,心灵也获得了新的维度。

此刻站在时光的岸边回望,那些被数据、图谱与深夜对话填满的日子,早已在生命深处结晶成永恒的光点。我带着上海赋予的这份礼物启程,深知自己不仅是麻醉医生,更是梦境的守护者。在未来的每个诊疗决策里,都将回响着上海四院睡眠医学科的教诲,如同黄浦江的潮汐,永不止息。睡眠医学科医生既是守夜人也是摆渡者,在星辰与呼吸的间隙,编织着连接现实与梦境的银色蛛网。这片承载过无数鼾声与惊悸的空间,终将在我未来的每个诊疗决策里,持续投射着温暖的光斑。

此文致敬恩师李启芳教授

——浙江省台州医院小太阳陈敏娟医生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是全国首创的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科室,由睡眠中心领衔,专攻慢性顽固性失眠。在顽固性失眠方面采用多模式创新的睡眠疗法,帮助患者减停安眠类药物,从根本上改变错误的睡眠认知,从而打破失眠-焦虑-失眠的恶性循环,完全找回自主睡眠。同时还致力于皮肤病、慢性肾脏病、强制性脊柱炎等病种的探索研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