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编自《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第五版)》前言。)
伦理相关的研究对你来说可能有点新鲜和陌生。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遵从儿时就学到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很少会去思考这些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是如何指引我们过上更加高洁的生活的。比如,我们都对诸如禁止撒谎、偷盗和欺骗这些老生常谈的原则表示赞同,但是我们并不能总遵守它们。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道德框架能指导我们做出判断,所以我们的伦理行为常常很“情境化”。简而言之,我们缺少道德推理的能力。
民意调查反映出,媒体从业者的伦理行为一般很谨慎,因为这些行为的后果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公信力。大众传播教育者试图把伦理课程重新带回必修课课堂,或者把伦理教学渗透到总体的课程中,从而回应公众的质疑。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在教职工和学生中间重塑道德话语。本书将通过展现道德推理的过程,带你进入这种道德话语。
当然,阅读这本书并不会让你变成一个伦理上成熟的人,但是它提供了一幅增强伦理意识的蓝图。没有其他任何领域比新闻等大众传媒更需要道德推理。民意调查显示,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信心在不断下降。毫无疑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公众认为媒介之船正在没有道德指引的情况下航行。
新闻编辑室或广告机构的环境并不适合作为理性思考道德推理的开端,所以课堂必须成为我们的起点。本书中的案例代表了媒体从业者面临的一些道德困境,而你可能会在第一份工作或者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这些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需要做出伦理判断。这些假设情境中提供的解决问题及批判性思考实践,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加自信的决策者。在你面对这些案例中的困境之前,你必须要熟悉道德哲学领域。因此,本书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与原则。这一部分主要解释社会环境中的道德发展和道德准则的形成。第一部分的第三章也关注了道德哲学、媒介实践和批判性思维中的重要概念,从而创造了一个道德推理模型。这个模型是分析第二部分假设案例的指南。第二部分是具体的媒介传播案例。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了媒体从业者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所蕴含的主题是,这些问题影响大众传播的方方面面。比如,关于到底说真相还是谎话的道德原则不仅适用于记者、广告商,也适用于公关主管(以及全社会)。同样,利益冲突也不仅是困扰记者的问题。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基层员工和管理人员都会遇到这些假设案例中的伦理困境。在很多案例中,你会被要求假设自己就是管理层的决策者。有些人可能会怀疑这种模拟练习的价值,因为,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者,至少从一开始,你更有可能是一个普通员工。但是,角色扮演有助于你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做的话,即使你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你也至少理解为什么管理者会这样思考伦理问题。这种能力在职场中非常重要。同时,要谨记这些内容并不仅是为了探讨伦理问题,更是要让你了解整个道德推理的过程。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而你的判断又是基于正确的道德原则,那么你是不是伦理问题的决策者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本书中,笔者对媒介伦理现状进行了评论,并预测了媒介伦理教学的趋势。新闻学和大众传播中的伦理研究有着悠久且光辉的传统。《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第五版)》这本书可以使你成为这个传统的一分子。
在你开始阅读正文之前,笔者有一个最后的提醒:一些伦理学家和未来主义者已经正确指出了无序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伦理挑战,而这本书也会谈及这些问题。如今有一种趋势,即每次有新技术诞生时,这种技术所造成的伦理问题就会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例如,数字合成一张新闻照片的行为,本质上是欺骗,而欺骗在新闻领域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类似地,对互联网中侵犯隐私和知识产权以及散播错误信息的担忧,毫无疑问在不断增加。但是技术并没有改变这些基本的伦理问题。例如,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通过更传统的技术手段,侵犯知识产权都是不对的。因此,本书中所讨论的价值观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也不会随着新技术的诞生而改变。
作者简介
路易斯·阿尔文·戴(Louis Alvin Day),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曼希普大众传播学院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法律和伦理。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读于美国佐治亚大学新闻学专业,1973年获得俄亥俄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在媒体担任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1981年开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曼希普大众传播学院执教。
译者简介
张龙,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公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新闻实务和影视传播。曾供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闻调查》栏目,制作了《“神童”的成长》《榆社:教育之痛》等多部电视深度报道作品。
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第五版)
〔美〕路易斯·阿尔文·戴(Louis Alvin Day) 著
张龙 主译
ISBN 978-7-301-35783-5
定价:99.00元
2025年2月出版
相关丛书
未名社科·学术面对面(第三辑)
《传播的历史(第七版)》
〔加拿大〕保罗·海尔 、彼得·厄克特 编
董璐 等译
《大众传播媒介(第十一版)》
〔美〕约翰·维维安 著
任海龙、常江 等译
《社会学(第八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 著
李康 译
《如何发表公共演讲(第六版)》
〔美〕谢里尔·汉密尔顿 著
董璐、周丽锦 译
本文知识图谱关联
高频关键词:虚假新闻;隐私;算法伦理;社会责任;媒介素养
关联学科:新闻学;法学;社会学;人工智能伦理学
编辑: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