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性价比最高的单品是什么?”
有人说是五块钱一包的卫生纸,有人说是9块9的收纳筐,有人说是98的不锈钢保冷马克杯,“看起来贵,但天天用能用回本”。可见对于一个中产生活方式杂货店,人们对性价比的标准相当宽容。
但你非要在一双袜子28元的无印良品里追求“便宜、实用”,对于1688上的义乌厂家们来说近乎一种侮辱。
没想到互联网无所不能,无印良品的性价比之王真的被找到:38元一口的铁锅。
图源:小红书@嘎嘣脆脆
价格低得像白牌国产,质感却堪比日本工匠手铸。逃离了无印良品“中看不中用”的魔咒,这口19cm的小锅在打工人的出租房里被用成了“日产苏泊尔”。
总是因为离谱定价被吐槽的无印良品,进了厨房咋就成了打工人的救星?
对于打工人,买锅是一场博弈论大考。
长期来看,你希望它耐用,但又不希望为这种耐用支付过多的溢出价格。
作为百元挡的“不便携”家具,你知道跨城快递的价钱可能贵过锅本身,暂时使用是它的宿命,所以要买个“差不多就行了”的,过两年搬家丢了时不至于心疼。
短期来看,理论上你的厨房里得有个锅,但也清楚你一周下厨做饭的次数绝不会多于点外卖和用微波炉热一热上一顿没吃完的外卖的次数,你就更没有理由为一口锅付出太多。
图源:小红书@快乐甜甜圈
但终究是进嘴的东西,“差不多就行了”对锅的要求本身也足够高:大小、耐用性、材料安不安全、能做几种菜、做出来的好不好吃。
打工人对锅的要求:既不失中产生活的体面,又便宜到让你毫无心理压力。无印良品就这么出现在“厨房性价比好物”的名单里。
19cm的铸铁煎锅,一人食大小,恰好满足你从烙饼、煎鸡蛋到煎牛排乃至一人食煲仔饭的简易需求。它可能不是你厨房里的唯一一口锅,但在“下班15分钟糊弄饭”中,这口锅无疑获得了很高优先级。它做不了太复杂的菜色,恰好你对吃饭的需求层次也就到那里了。
全靠无印良品撑起厨房门面的打工人,不止捧红了这一口锅。
做饭博主“厚皮橙”去年靠着“看似冷门实则快手美味”的鸡蛋牛奶燕麦和滑蛋麦芬在网上意外走红,带火了做饭用的同款无印良品不粘锅。
橙学的精髓是做饭的松弛感和非教条主义:同样的鸡蛋麦片,你用锅、微波炉、烤箱都能做,有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本来吃饭也不是一个非要有最优解的事情。看腻了精致饭饭博主们“调料精确到毫克、连辣椒翻炒几下都规定好”的打工人,在厚皮橙这里纷纷找到了“让日常饭菜回归日常”的初心。
图源:小红书@厚皮橙
橙学告诉我们,一口锅能做的事,绝不分两口。
于是你会看到,厚皮橙在一口不粘锅里完成了从早餐滑蛋煎麦芬,到晚餐三文鱼煎饺的流畅转换。潜心钻研橙学的糊弄饭学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口视频里出镜率最高的锅。当厚皮橙承认这口锅是她花128在无印良品购入时——第二天就有人发现全深圳的无印良品这口锅都卖断货了。
官方将这口不粘锅下架后,民间的热度不减,淘宝代购店把价格翻了一番,打上无印良品的标签,248一个且不知真假的不沾锅依然“400多人加购,近三个月好评100%”。
作为一口不粘锅,性价比依旧是它最大的优势。128元在无印良品你买不到两个碗,却可以收获一个煎炒炖煮皆可的的24cm不粘锅,再配上37一个的硅胶夹,你就可以完成一顿三文鱼配煎饺的厚皮橙经典营养晚餐。
“糊弄饭博主”的无意露出,配上中产品牌的光环,让选锅变得简单了起来——甚至是过分简单。
买不粘锅是一场价格与健康间的豪赌:陶瓷涂层、钛合金涂层、无涂层选到晕头,买后保养要逐条学习,配硅胶铲、硅胶勺,用起来还得胆战心惊怕涂层划破。价位横跨50到1000,但你买了一千块的“奢牌”菲仕乐,用两月涂层照样破,客服却可以责备你“操作不当”。
至于被捧上天的无印良品不沾锅,你也确实找不出价格之外它更多的优点:用的是最普通的聚四氟乙烯涂层,主体铝合金,手柄不防烫,锅底什么时候掉漆全看运气。
这口锅也称不上全能选手,作为煎锅比家用炒锅浅得多,偶尔想煮个汤还得另备它锅。它唯一的作用是让你的厨房看起来“更MUJI”,或者“更厚皮橙”——而这二者都代表了一种更具日常感的理想生活方式。
就像无印良品那口38元的铸铁锅,走红并不意味着这口锅在设计或功能上有多独特,只是配上身价就显得有说服力。放眼苏泊尔、炊大皇,也只有百亿补贴之后能堪堪见到差不多的价格。
你不会介意3块一杯的蜜雪冰城柠檬隔夜,自然也难以要求38块钱的锅”能炒三个人的菜”。
更何况,这个38元是写在无印良品的牛皮纸吊牌上的。
30多块在无印良品,你要么得到一只不锈钢勺子,要么得到一个300毫升的迷你塑料杯,两者都属于2元店放墙角纸箱里卖的货品。但如今你多了一个选项:买一口锅,听起来划算多了。
图源:小红书@tsuki树
在无印良品买锅,你得到的除了锅,还有“高质量中产好物”的信任感。
本就是“租房最大难题”之一的买锅焦虑,上了互联网被继续放大——涂层致癌、铁锅对厨艺要求苛刻,不锈钢锅稍不注意就会糊底变黑。麦饭石、铁、不锈钢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锅炒菜才“有锅气”?以及到底大小多少才能刚好满足一人食需求又不会在煎肉时被迫分成两份?
于是你在淘宝的几百个锅具品牌中大海捞针,一边学习“锅的安全性参数”,一边比较、决策,忍不住开始重新审视每天下班后的那点空闲,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在购物软件上花上三小时挑一口极有可能落灰的锅。
而当你在商场二楼宽敞的木质店面里逛着,取下一口挂着无印良品淡雅棕色纸包装的锅,店里的中产香薰味儿和旁边标价68一个的碗让你相信这口锅一定是好用的——一种氛围感的好用。
这锅真的好用吗?也不尽然。
普通铁锅该有的缺点这只锅都有:会粘锅,油烟大,清洗后不擦干容易生锈,甚至由于它的锅把也是铁的,你还得自己缠麻绳隔热防烫伤。
但架不住“日式工匠精神”的追逐者们依旧将它与1000多块的柳宗理铁锅相类比,欣喜地称其为“柳宗理平替”。后者出自日本设计界的宗师级人物柳宗理之手,和无印良品铁锅唯一的共同点大概是二者都是日本品牌。
对于嫌弃19cm太小的声音,深谙极简之道的打工人则会说,“当碗用,做完直接就着锅吃少洗一个碗”。
图源:小红书@。
无印良品的“极简哲学”,唯独在买锅这件事上获得了打工人的充分认可:别人问起你为什么不买最新的、更安全的陶瓷涂层锅,你只需回一句,回归最简单的材质,何尝不是一种锅的极简呢?
厨房正在成为精致生活的最后一片战场,于是“极简”的无印良品被打工人当成避难所。
做饭博主们的擅长领域愈发细分冷门:从“日式治愈一人食””、“养生干净饭”,最近又流行起“中餐田园bistro”、“地中海饮食”,吃遍全球后你发现底子还是做熟的沙拉或白人版的盖浇饭;三倍速50秒的烹饪视频,剪辑掉洗菜切肉这些“不够漂亮”的流程,让你相信快捷、营养、精致,不仅不是做饭的“不可能三角”,反而是“必备三角”。
厨具也越来越超出你对家庭厨房的基础认知:日本珐琅铸铁煎炖锅、手工小古斗、牛排平底锅、万古烧燃气砂锅,跨越数十种材质、功能,造型上做到了让你眼花缭乱,细究用法你家三十年历史的一口铁锅一口炖锅似乎都能完美替代。旧的还没弄明白,新的品类已经占领博主们的厨房,你生怕自己少买一口锅就做不出博主视频里的“日常三餐”。
2021年以来,炊具市场高端化趋势加速。锅具市场2000元以上价格段份额增加0.4%。聚焦2000元以上价格,铁锅也成功挤进高端行列。
比如请老师傅在直播间直播手打铁锅,一旁的主播告诉你,“一个款式三个尺寸,任君挑选,当天拍下,当天开锅”。一种传承百年的手作感就油然而生,你买的不只是一口锅,还是“一锅传三代,代代用不坏”的郑重承诺。
更直接的方式是给锅贴上“德产”、“日产”的标签。
2021年的三一五,一款售价在800到1400元、被包装为““伊藤家族第四代”传人打造的日系铁锅被媒体曝光实为国产。做戏做全套,商家连广告片里的日本匠人请的都是中国演员。在“制造商”一栏安上胡乱编撰的“日本株式会社伊藤制作所”之后,这口福建电商卖的锅在当年成为了销售额超3000万的大热单品。
新走红的“欧洲经典”铁锅则为中产们创造着国际化做饭体验。听起来慈禧爱用的“珐琅锅”如今成了小红书“周末下厨vlog”的主演,花1600买一口法国进口的staub,不仅有铂金灰到芥末黄供你来搭配你的厨房装潢,还能私人订制锅体绘画,以后美甲画不下的能画锅上。珐琅锅的器型更是细分到你恨不得另凿一片墙来放:蒸米饭有专门的「饭釜」,适用于煎炒有轻量化设计的「爆爆锅」。
图源:staub官网
但珐琅又名搪瓷,由铸铁或钢制成。你姥姥用了一辈子的搪瓷盆,大抵不会料想到如今换个名字,从厕所到厨房就实现了身价暴涨。
事实上,不管你买的是德国锅还是日本锅,归根到底可能都是河南锅。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郏县被称为「中国铸铁锅之都」,一个县每年产的铁锅就占全国铸铁锅产量的70%。2023年,郏县全年铁锅产量达7000多万口,铁锅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1.7亿元。郏县铁锅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工了德国贝卡、英国TOWER等知名品牌,一些顶尖款式在欧美市场上售价达300美元。
河南工厂走出来的珐琅锅,到了你家就带上了“纯正法国味儿”。作为世界最大的珐琅锅生产基地,中国每年出口的珐琅锅占全球市场的70%-80%。
无印良品的铸铁锅就是“国产日牌”的代表。商品详情页显示,这口锅产自距离郏县不远的河北石家庄。不仅价格本土化了,论产地也是本地乡亲,于是这小锅越看越顺眼。
无印良品的锅具能做到便宜的核心秘诀就是“国产”。
作为曾经以“日产”闻名的品牌,无印良品正在越来越多地把“中国制造”融入生产线。
2019年无印良品启动本地化策略后,在中国市场建立了“企划一设计一取材一生产一销售”的闭环。目前,无印良品在中国的生活杂货和食品约70%都已经实现了本地化开发,其中一半左右的产品由中国设计,或是结合中国限定的素材。
“中国制造意味着更柔性供应链与更低成本。通过增加中国工厂订单规模,以及减少供应商提升议价能力,作为头部家居品牌的无印良品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零售氪星球》指出。
中国已经成为无印良品的主要产地之一。不仅在中国国内市场,无印良品有15%中国制造商品还会出口到其他亚洲市场销售。
图源:小红书@幺幺桃
“过去,无印良品更多是把日本生产、制造、企划产品向全球销售,中国只是全球市场之一。但现在,MUJI想强调在做更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利用中国在制造上的优势。”无印良品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清水智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白牌们费尽心思营造出“德产”、“日产”的氛围感,好让你为千元锅买单时,无印良品们则把“河北石家庄产”骄傲地印在自己的标签上。品牌光环够强大,不需要时时刻刻拿产地为自己镀金。
可抛开产地、匠人,到底什么样的锅才是“好锅”?
以铁锅为例,市面上的铁锅主要分成两类,即铸铁锅和熟铁锅。铸铁锅使用的就是生铁,用熔化的铁水直接倒进模具里铸造成型,很多农村灶台上的大锅也是这种锅。而知名的章丘铁锅用的是含碳量相对比较低的熟铁,因为这种铁在古代需要由生铁锻打而成,所以又被称作熟铁或者锻铁。
“这两种类型的锅并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不同铁锅价格有高有低,主要是因制作工艺差别、品牌和文化加持等因素造成。”《科普中国》介绍道。
国内炊具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炊具品牌市占率只有15%,剩下大部分市场都由中小商家们占领。锅的材质大差不差、生产厂距离不到三公里,但光看名字会误以为是某国家实验室出品——“手工蜂窝凹槽锻打且拥有室化铁技术的铁锅”。
你于是恍然大悟:到底还是玄之又玄的“文化加持”造就了你“厨房里最爱用的那口锅”。
你在“xx匠人五代传承”的故事里迷花了眼,再看一眼日系家居店们,煎盘的产品名就写着“铸铁煎盘”,介绍页只有一句“符合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来自黄河岸边的朴实无需多言,你油然生出一种老乡见老乡的亲切感。
你问这和我买一口国产的苏泊尔到底有什么区别——“妈妈同款”苏泊尔放进8平米的出租屋厨房就显得太用力,唯有极简的无印良品能遮掩你极简的厨艺。毕竟打工人做饭,核心是糊弄,但摆上台面,作为尊重你得管它叫“松弛”。
编辑|橘总
作者|肘子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猫帮主养金鱼
参考资料:
01.零售氪星球,《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又行了》2025.01
02. 新周刊,《降价的無印良品,其实早就掉价了》,2020.04
03.中国新闻网,《“中国铸铁锅之都”:一口铁锅“闯”世界》,2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