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觉得,水杯这种每天都要用的东西,随便买一个能用就行?

其实不然!市场上的水杯鱼龙混杂,有些材质不过关的杯子,长期使用可能让白开水变“毒水”,甚至悄悄危害全家人的健康。



尤其是下面这3种水杯,如果你家还在用,建议看完文章后赶紧检查,该扔的千万别手软!

01、含铅的“高颜值”玻璃杯

玻璃杯一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因为它透明干净、容易清洗,还能直接看到杯子里有没有残留。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玻璃杯为了追求“高颜值”,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铅元素。



铅玻璃杯的危害有多大?

铅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长期使用含铅玻璃杯盛放酸性饮料(比如柠檬水、果汁),铅会逐渐溶解到水中,形成可溶性铅盐。



这些铅进入人体后,会慢慢积累在血液和器官里,导致血铅浓度升高。轻则让人乏力、头痛,重则可能引发神经损伤、月经不调,甚至肾衰竭!更可怕的是,铅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如何辨别家里的玻璃杯是否含铅?

1、看标签:正规的合格产品会标注“无铅”或“Lead-free”。

2、掂重量:同样大小的杯子,含铅玻璃杯更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3、听声音:轻轻敲击杯身,含铅的杯子声音沉闷,而无铅玻璃声音清脆。

4、看折射:对着光线转动杯子,含铅玻璃会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小建议:

如果家里有这种含铅玻璃杯,建议直接淘汰!尤其是给孩子用的杯子,一定要选高硼硅无铅玻璃材质,安全又耐高温。

02、五颜六色的“网红杯”(冰川杯)

最近几年,网上流行一种叫“冰川杯”的网红水杯,颜色梦幻、造型独特,很多年轻人甚至明星都在用。但这种杯子,恰恰是藏在身边的“健康刺客”!



为什么彩色玻璃杯不安全?

这些杯子的颜色大多是通过电镀、喷涂或化学染色实现的。

如果生产工艺不达标,颜料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如镉、铬)或化学染料。长期使用后,颜料可能脱落并混入水中,被人体摄入后引发慢性中毒。

更扎心的是,有些杯子内壁也带颜色,热水一冲,有害物质直接溶解,喝下去就是“毒水”。



如何避坑?

1、内壁颜色要谨慎:尽量选择内壁无色、外壁有图案的杯子,减少接触风险。

2、别贪便宜:9.9元包邮的“网红杯”多半是小作坊生产,安全难保障。

3、简单才是王道:日常喝水首选透明无色的玻璃杯,或者纯白陶瓷杯。



美家建议:

如果你已经买了这种彩色杯子,别心疼,赶紧换掉!实在舍不得,可以当摆件或笔筒,但千万别再用来喝水了。

03、没有“身份证”的不锈钢杯

不锈钢杯保温效果好、结实耐用,是很多家庭的必备品。但是如果杯子底部没有“304”或“316”的钢印,它可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劣质不锈钢杯的隐患

非食品级不锈钢(比如201、202材质)含镍、铬、锰等重金属比例超标。用这种杯子装热水或酸性饮品(咖啡、茶、果汁),重金属会逐渐析出。长期饮用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轻则引发过敏,重则损伤肝脏、增加致癌风险!



如何选对不锈钢杯?

1、认准钢印:杯底必须有“304”(食品级)或“316”(医用级)标识。

2、看执行标准:国标GB 4806.9-2016或GB 4806.9-2023是安全门槛。

3、避开三无产品:路边摊或小网店的低价不锈钢杯,用料可能以次充好。

如果不小心买到劣质不锈钢杯,别用来装热水或饮料,当个普通收纳罐更安全。



04、美家指南小课堂:究竟哪些水杯值得投入?

给大家分享一下选杯小贴士,再买水杯,记住下面这三种错不了。

玻璃杯:高硼硅材质,耐高温、无铅。

陶瓷杯:内壁选纯白色釉下彩,避免色彩鲜艳的釉上彩。

不锈钢杯:认准304/316标识,更安全且保温效果更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