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

本文已获得授权


刘家琨、成都、矛盾共同体

中国建筑师、教育家刘家琨荣获 2025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殊荣表彰了刘家琨(1999年创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能力,以及他在建筑环境中对社会公平的承诺。

刘家琨在成都出生、成长和工作。他的建筑语言受到了成都传统民居元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成都留下了包括西村大院在内的代表作。

本文中,我们将走进刘家琨在成都的三个项目,从大型的文化创意区到关注个体生命境遇的微型博物馆,刘家琨无一不在其中促成材料、文化等矛盾的交融与统一。

01

西村大院

西村大院位于成都西侧,开发商希望其能够成为一个前卫的文化创意区。在西村大院内部,拥有多样化的业态分布,包括餐饮、商铺、酒店、运动、文化等,林林总总,是一个微型的城市。


在大院的整体布局内,巨型跑道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它从地面起跑,在二层的架空层中在内院环绕一周, 又到屋顶环绕一大周。跑道打破了大院高度秩序化的空间格局,为大院引入了一种动态的能量。


跑道本身庞大的尺度,使得它几乎一跃成为大院的前景,使周边街廓体量成为支持它的背景。大院周边围绕着高密度的居住小区,这些建筑大多数系高层塔楼和板楼。大院外部的水平低矮建筑形象及内部阔大院落与周边高层建筑群形成强烈对比,这赋予西村大院一种特有的力度感与紧张感。


针对大院的巨型外立面,刘采取了一个决绝策略:他让外立面几乎“消失”。外挑廊栏板与水平楼板合成通长的水平带,横裹建筑大部分外表面;内院以成都望江公园为原型,用竹林为主导性景观元素,将成都的竹林茶馆公共生活引入到大院内的院落中。


西村大院是刘家琨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杰作。引用刘家琨自己的话来说,西村大院既是一个欢呼市井生活的新型民居综合体,又是一个“与其所处时代生活所蕴含的历史能量相对称”的城市纪念碑。

02

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

水井坊遗址位于成都市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内,其主要功能是展示水井坊的悠久历史和珍贵出土文物,保护与传承传统工业文明遗产。基地内部有文物建筑——民国时期的酿酒作坊厂房和明清时期晾堂挖掘遗址现场,其中的酒窖仍在使用中,是博物馆展示工业文明遗产的重要部分。


建筑整体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础,采用聚合的小体量,缝合相邻历史街区肌理。设计师以错动的手法柔化建筑边界,使之与保护区肌理平滑过渡,融为一体。屋顶以周边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变形错动,以连续折线的坡屋顶,形成与民居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使建筑融入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


新建博物馆以“衬托”为原则,新建部分与老作坊之间的保护带,形成与老民居片区相似的纵横街巷,以“合抱”的姿态对遗址展示区进行保护。新建建筑以单一的材料弱化立面表现性,达到衬托文物本体(原有厂房及遗址)的目的。


参观流线按照两条线索设置:一是酿酒工艺的先后顺序,二是从传统到当代的时间顺序。参观栈道架空于酒窖区与遗址之上,栈道下生产可顺利进行,生产流线与参观流线互不交叉干扰。沿参观流线可纵览酒窖发酵、基酒储存、勾兑、包装等生产全过程。


遗址展示区北侧为酒文化中心,以天井为主题进行空间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可以用作临时主题展览、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并设计有单独的出入口,方便独立运作。

03

胡慧姗纪念馆

胡慧姍纪念馆位于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512地震馆”旁的一片小树林中,是为在512地震中死难的都江堰聚源中学普通女生胡慧姍而建。


纪念馆采用救灾帐篷为原型,面积,体量,形态均近似于帐篷,外部红砖铺地,墙面采用民间最常用的抹灰砂浆,内部颜色经由胡慧姗的母亲刘莉选择,为女孩生前喜欢的粉红色,墙面布满女孩短促一生的遗物。


在光线的处理方面,一个圆形天窗将光线引入室内,使这个小小空间纯洁而娇艳。这个纪念馆,是为了一个普通的女孩, 也是为了所有的普通生命。纪念馆通过对帐篷-家的原型引用,呼吁社会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结语

从西村大院中形形色色功能分区的微妙平衡,到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中新旧建筑的统一,再到胡慧姗博物馆中表皮与内饰风格差距带来的震撼感受,刘家琨总是擅长于把玩场地和限制条件中的矛盾所在。

他擅长于将本土和全球维度相结合,并将这种多维度上的矛盾保持于微妙的平衡之中。

通过这种平衡,他试图唤起使用者对集体的归属感,强调个人视角在场所营造中的作用。巧妙地将个人视角提升为场所营造的基本要素,唤起心灵层面的共鸣。

资料引述:

1.《西村•贝森大院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2.《 新集体:论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 》

3.《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成都/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

4.《胡慧姗纪念馆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

编辑成子欢

责编陈诺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匠山行记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