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上市即爆单,但交付周期却一路狂飙到40周,网友调侃:“这哪是买车,分明是买期货!”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当年小米手机发布时,抢购的狂热与如今汽车交付的漫长等待如出一辙。大V更是直接开炮,质疑小米是否将手机行业的“饥饿营销”套路搬到了汽车上。
确实,一边是销售人员炫耀业绩,提成丰厚,另一边却是消费者苦等半年,甚至拉横幅表达不满。这种鲜明的反差,让人不禁想问:小米到底是怎么了?
面对外界的质疑,小米也有自己的苦衷。36万的订单量对于刚刚涉足汽车行业的雷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厂双班倒、产能爬坡,这些都需要时间。但消费者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同样的问题,为何其他品牌如问界、理想就能避免?
车与手机毕竟不同,消费者不可能像等待手机新款那样等上半年。小米如果继续玩“饥饿营销”,恐怕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这次的争议也提醒了小米,在汽车行业,真诚与实力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