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加入“编制”队伍,原因很简单,“编制内”优势大,不仅待遇好,而且最关键的,是稳定,网上看,与之相关的岗位很多,不过,很多岗位看起来属于“编制”,但其实不是,想要报考编制的朋友,一定要搞清楚。
1、“两院”书记员,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委任制的书记员有编制,而聘用制的书记员没有。
聘用制书记员虽然是编外人员,但也得需要参加考试才能进去,工资待遇、发展前景虽不能跟在编公务员比,但它工作稳定,各项福利待遇还过得去,就拿陕西省来说,聘任制书记员基本薪资大概在3000元左右,此外还设立了工龄工资,工龄每增加一年,每月工资多加50元,这个岗位适合那些暂时考不上编制的人作为过渡。
2、协警、辅警,协警和辅警都没有行政编制,属于编制外人员,是合同制的临时工,它们二者的工作属性略有区别,辅警主要从事辅助执法工作,例如协助民警进行治安巡逻、盘查、交通管理等;而协警则主要从事社区巡逻、治安防范、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
虽然它们没有编制,但是该享受的福利待遇一样不少,比如五险一金、降温费、取暖费、节假日福利都有,工资发放实行层级薪酬制。
3、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也是需要经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层层筛选下来才可以入职。虽然没有编制,不属于公务员,但是从事体制内的工作,和公务员工资待遇几乎是无差别,会签劳动合同(一般五年),根据城市不同,月工资在4000元到6000元不等,也会交五险一金,社区工作者准入门槛低,竞争相对较少,更适合成为向编制内发展的跳板。
4、城管协管员,城管协管员在城市管理中协助城管执法人员开展工作,如维护城市秩序、整治违规行为等,城管协管员的工作看似有一定的权力,但他们同样不属于公务员编制,城管协管员通常是通过合同形式聘用,工资待遇和福利相对较低,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冲突和压力,职业发展前景也较为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 4 类人员不属于公务员,没有编制,但他们的工作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做出了贡献,同时,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工作的人来说,即使是合同工的身份,也可以通过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还有一些年轻的面孔,比如说大学生,他们通过考试后,会进入相关部门工作2年,但是,这里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公益岗位的待遇并不高,很多时候,这些工资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日常开销,所以,这条路价值不大,除非,你特别想去体制内体验一下。
总之,我们在看待职业时,不能仅仅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要深入了解其性质和待遇,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合同工,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都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