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抢墒播种的好时节,在太平镇崔庄村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内,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着进行葫芦的育秧工作。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产业园育秧面积大幅增加,并与新区多个涉农街镇合作,推广庭院葫芦种植,发展庭院经济,共同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的标准化育秧大棚中,一列列整齐排列的育秧盘映入眼帘。村民们分工协作,有的装盘、有的播种、有的覆土,一派繁忙景象。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负责人徐林成穿梭其中,仔细查看育秧情况,并现场指导村民科学育秧。


据徐林成介绍,产业园在去年葫芦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0多亩,并与小王庄镇、杨家泊镇及海滨街道签订了葫芦种植框架协议。由产业园提供标准的优质种苗和各阶段的种植技术支持,到秋收时,丰收的葫芦由产业园进行回购或者帮助种植户找到销路,全力确保这些葫芦当季就能销售出去。这样既能够提升农户种植葫芦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发展葫芦产业以及庭院经济。


据了解,去年徐林成通过“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农户”的模式,引导太平镇其他村庄的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规模化种植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的葫芦品种,带动周边30余户农民参与,户均亩产盈利超过8000元。玲珑剔透的八宝葫芦、造型奇特的异形葫芦等特色品种,不仅成为农户庭院中的“绿色风景”,更通过深加工成葫芦烙画等工艺品销往全国文创市场。今年,他又以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为核心,向新区其他涉农街镇推广葫芦种植经验,通过技术培训、种苗供应、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更多农户参与。


“以前,我们在农闲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但现在,农闲时期我们也种植葫芦,制作一些葫芦产品,还学习葫芦烙画,我觉得很好。在种植葫芦的过程中,我们还额外增加了一份收入,用来补贴家用。这样一来,我们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太平镇崔庄村的一位村民这样说。


“为了提升葫芦的附加值,我们也一直着力于发展葫芦的精深加工,包括艺术品、实用器具。这些都和我们的烙画、掐丝以及针刺、压花等技法相结合,研发出茶叶罐、钥匙坠、台灯、吊灯等相对实用的葫芦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能为家庭进行点缀,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价格一般在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大大提升了葫芦的附加值。”徐林成介绍。

目前,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育秧基地、种植基地、深加工车间、葫芦烙画工作室和文创体验中心,具备比较完善的一二三产产业链。太平葫芦不仅是富民产业,更是文化名片。下一步,徐林成和他的学员们将通过技术培训、品牌标准化建设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让更多农户分享产业链收益,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来源:太平镇崔庄村

编辑制作校对:季建爽

审核:吕佳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