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起涉案金额高达 4 亿元的钢贸诈骗案,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诈骗团伙精心布局设套,到主犯外逃导致资金去向不明,这一复杂事件将金融交易监管环节的漏洞暴露无遗,受害者的权益亟待保障。虚构国企背景实施诈骗,2024 年 9 月 25 日,以天津刘某(身份证号:1201021983xxxx5037)和赵某(身份证号 1201061983xxxx0039)为首的诈骗团伙,借助其掌控的中城明晟供应链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对外大肆宣称是保利集团子公司。成功骗取了唐山、天津、黑龙江等地十多家钢贸商及轧钢厂超 4 亿元预付款。随后,利用多家空壳公司及关联公司转移资金,致使 4 亿元巨款瞬间消失。受害者提供的证据显示,该团伙甚至在个人名片上冒充“保利集团子公司” 身份,以此获取信任,为诈骗行为创造便利条件。
资金转移:借助空壳公司层层洗白
经初步调查,该团伙依托中城明晟供应链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天津龙新科技、天津瑞鑫昌科技等关联公司,与天津景耀、旭天嘉诚(天津)科技等十余家空壳公司签订虚假购销合同。资金通过青岛水发保赢、厦门铂舜金、天津新滨江机电广场有限公司、天津螺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康坤农业科技、天津鼎瀚供应链等第三方公司多次转手,最终被卷走。一名受害者提供的银行流水显示,从资金转移路径图中,能清晰看到资金被层层转移的复杂轨迹,显然,这一系列操作旨在通过多层空壳公司 “洗白” 赃款,躲避监管。
查案低效:主犯外逃,相关人员逍遥法外
2024 年 10 月 14 日下午,受害企业向天津公安局河西分局报案。 2024 年 12 月 11 日,天津市河西区经侦才正式立案。在此期间,实控人刘某和妻子韩某潜逃境外,直至今日,法人及重点财务等人员仍逍遥法外。2025 年 2 月 19 日,受害者询问经侦为何迟迟不实施抓捕,得到的答复是证据链不完整。受害者对此提出质疑:“从报案到立案耗时近 2 个月,犯罪嫌疑人早在 2024 年 9 月 25 日就宣布资金链断裂。据受害者提供的证据,犯罪嫌疑人在 2024 年 9 月初收到款项后就无法按时交货,明知无法履行合同却仍吸收资金进行诈骗,9 月 25 日和 26 日吸收资金 800 多万元,且 26 日打款的受害人还是首次购买货物。公司成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最初就是为呢骗取财产做铺垫” 犯罪分子逃脱制裁
启动跨境追逃:申请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刘某、韩某等人发布通缉令,全力追捕外逃主犯,并查封其境外资产,防止资产进一步流失。
彻查资金流向:呼吁彻查青岛水发保赢、厦门铂舜金、天津新滨江机电广场有限公司、天津螺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康坤农业科技、天津鼎瀚供应链等公司的资金流向,通过追踪资金路径,尽可能追回被转移的赃款,挽回受害者损失。
还国企清白对违法人员依法去追究!从伪造国企身份进行诈骗,这起案件深刻反映出金融诈骗手段的复杂性以及监管漏洞的严峻性。当 4 亿元的血汗钱在跨国迷局中 “蒸发”,受害者的权益保障迫在眉睫。公众热切期待司法与外交部门紧密联动,以雷霆手段追赃缉凶,绝不能让 “境外” 成为犯罪分子的法外之地,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