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村以“善治庭院”为载体,通过“五步议事法”,让群众的每一条好建议都转化成便民利民的金点子、幸福升级的强引擎。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火井镇常乐村

去看看他们是如何

开展人民建议征集的~

01

从“脏乱差”到“善治庭院”

村民全程参与

郑家坝小区属“4.20”灾后重建项目,安置了4个村(社区)1200余户4000余名居民。面对群众融合度不高、管理难题众多、基础设施老旧等问题,高场社区、常乐村、大葫村、状元村成立小区联合党委,积极探索“联合党委+院委会+居民自治”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引导居民共同出谋划策,参与项目设计、协调、监督,将郑家坝小区杂草丛生、脏乱荒废的闲置空间改造为4处明亮干净的善治庭院,为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提供阵地支撑。







△整改前后对比

02

“五步议事法”

让每一条好建议都落地

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事、急难事、利益相关事,探索创新“五步议事法”,通过广开渠道征建议、集中会商汇民智、靶向施策办实事、公开透明晒结果、多维评估促提升,形成人民建议征集闭环管理机制。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爱邻(20)协商议事、居民建议恳谈会等活动30余场,线上线下征集建议100余条,成功转化民生实事50余件,擦亮“善治常乐”人民建议征集品牌。





03

实事办到心坎上

村民腰包鼓了、日子美了

“日子过得好不好,全看实事办多少”,常乐村始终坚持效果导向,积极办好民生实事。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发动党员、群众、企业多元力量,发展中药材种植1300余亩,草果300余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修复破损道路8处,修建电瓶车停车棚10个,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民生问题的解决,让村民切实享受到议事成果,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这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休闲空间

还是村民的声音被听见

需求被重视

建议被转化为行动的阵地

下一步,常乐村将持续聚焦村民需求,让“善治庭院”成为解忧纾困的暖心站!探索更多创新模式,打造乡村治理“常乐样板”!

来源丨邛崃社会工作

编辑丨王秋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