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就特朗普政府拟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收取费用一事召开听证会。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出席听证会的美国海运、农业、出口等各行业代表与美国议员在听证会上就该议题产生冲突。各行业代表警告称,这一举措将适得其反,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据路透社报道,近日听证会的争议焦点为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停靠费,这些船舶每停靠美国港口一次,需要缴纳的费用可能高达300万美元。
不过,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发文指出,美国此番在造船业领域针对中国的挑衅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中国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造船市场份额,找到替代中国的方案极为困难,美国的亚洲盟友日本和韩国可能压根无法填补由此造成的生产缺口。另外,港口收费计划在执行层面也面临数据获取等问题,分析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美国《纽约时报》注意到,包括此番船舶收费提案在内,特朗普正在对中国采取更广泛的经济限制措施,可能会加速美国与中国这个关键贸易伙伴分道扬镳。
港口(资料图)
这特朗普真穷疯了?美国国债高筑积重难返,这确是客观事实。但再怎么样,自诩为“世界灯塔”的美国,也不至于为了钱,干出这么掉价的事吧?事实上,恐怕特朗普自己也不太瞧得上“过路费”那三瓜两枣。他力主针对中国船舶立法,这背后图谋甚大。众所周知,特朗普在去年凭借着一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掀翻哈里斯赢得大选。而现在,到了向选民兑现诺言的时候了。对于这事,特朗普的办法很简单:美国过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其制造业冠绝全球。让全世界制造业回流美国不就行了?
所以美国近段时间也加大了对中国的围堵。美国港口的这一举动,显然是有备而来。根据最新消息,美国多个主要港口对中国制造的货船征收了高达普通船只三倍的港口服务费。这一费用的征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停泊费、装卸费、维护费等多个项目,几乎涵盖了货船在港口的所有活动。对于中国制造的货船而言,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令人气愤的是,美国港口对这一费用的征收并未给出明确理由,仅以“安全审查”和“港口维护”为借口搪塞。然而,这一借口显然站不住脚。
港口(资料图)
十多年来,中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数量和积压订单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及技术创新突破,以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反观美国,其商业造船排名从1975年的第一名下滑至如今的第十九名。将自身竞争失利归咎于中国所谓的不公平做法,实在是毫无根据且荒谬至极。消息一出,各界纷纷发声。海运市场分析平台Xeneta首席航运分析师Peter Sand指出,此举恐引发严重的港口拥堵和供应链中断。
对此中国可以通过对等港口收费来反击美国政策,如果美国要收150万美元,中国也可以采取类似措施,要求其他国家船只中国港口支付更高费用,这将使得航运公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国际关系层面上,中俄之间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美国对中国打压使得俄罗斯与中国合作愈加紧密,面对美国压力,普京与特朗普密谈似乎暗示着美俄关系某种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中国崛起反应,更是对美国全球战略重新评估。
特朗普(资料图)
有人说,美国的这种提案,既像是一场“闹剧”,又像是一场“豪赌”。它试图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改变全球航运的格局。但现实是,市场规律从来不以某一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提案的关键问题在于,它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还会对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伤害。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的。如果美国真想复苏造船业,或许应该从提升自身竞争力入手,而不是搞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小动作。有人形容,这种提案看似聪明,实则愚蠢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