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军序列部队中,军区司令是整个军区职位最高的干部,因为职位和声望、资历越高,才能更好地管理整个军区,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但唯独有一个军区例外,那就是陈老总麾下的渤海军区。



军区司令和副司令分属于不同部队,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三人一同参加授衔仪式,司令被授予少将军衔,廖副司令被授予中将军衔,宋副司令则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个军区为何如此特殊,两位副司令一个比一个厉害。



一、渤海军区司令袁也烈

我军部队中有很多黄埔出身的高级军事人才,袁司令也曾在黄埔军校深造过。他是我党早期党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上学时就读于湖南师范学院,此时毛主席正在学校里任教。



受到浓郁的革命氛围熏陶,他心向革命。一次在学校内听到毛主席给学生们讲解《共产党宣言》,传播革命思想,他的思想受到洗礼,想参军报国。后加入桂军,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直接带领学生起义。



军校待不下去之后,恰好赶上黄埔二期招生,在军校内部他积极学习,因为心向革命,被政治教官聂帅发觉他的爱国之心,然后私下跟他接触之后,认可他的为人,于是将他发展成党员。



后来聂帅因老蒋被迫离校,他在我党的安排下进入北伐部队参战,作为叶挺麾下的一名连长,他自然也跟随大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这一历史性事件,这中间还闹了一个不小的误会。



南昌起义军行至半路,朱老总拍马赶到。由于要隐藏身份,来不及换下身上的国民党军装,就纵马疾驰而来。此时很多部队里的战士没见过,也不认识朱老总。



袁也烈也是如此,误以为是敌人,幸好他没有冲动,只是将朱老总的武器收缴了。事后他知道抓错人了,立马小跑着前去给朱老总赔礼道歉。朱老总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说道:“这叫不打不相识,你小子警惕性很高,我很喜欢。”



对袁也烈将军影响的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一次被敌人逮捕。起义失败,他因为惨烈的战斗跟主力走散,同行还有几位同志,他们就在家乡搞起农民武装,跟敌人作斗争。



后来因为斗争形势严峻,联系上组织后被派往广西地区,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当时我军根本无法和国军抗衡,此后部队转战多地。在这个过程中他在撤退时被敌人击中,身受重伤。



党组织尽全力救治他,特地送他前往上海地区进行养病,可在这期间他被敌人抓走,进入狱中,他跟我党失去联系,此后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他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敌人也是突然袭击,没有具体名单,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和名字,探查无果后,随意给他安插了一个罪名,关他五年,实际上被关了四年多他就出狱了,幸运的是他成功跟党组织联系上,恢复身份。



抗战期间,他被派往山东地区,为我军训练士兵,培养优秀骨干,后带领部队主动出击,在此期间率部打响禹城战役,一战击毙、活捉日军共计752人,直接创下抗日战争山东分战场歼敌最多的纪录。



此时袁也烈在清河军区,后因抗战需要,跟冀鲁边军区合并管理,袁司令被调来参与军区建设,作为最初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他出任司令员一职,或许是缺席长征,亦或者是被捕经历影响到他。



二、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廖容标

廖副司令相较于袁司令,只是资历稍微浅一点,但他稳扎稳打,因为家庭原因,他从小肩负重担,父亲在世的时候,宁愿饿肚子也要送他去读书,让他享受了三年的读书时光,父亲就病逝了。



他也被迫接过肩上的重担,随着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江西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当地各个村子纷纷组建起儿童团,廖容标投身其中,多次完成任务,出任儿童团团长这一职务。



他所在的水口村,曾因为敌人的压迫引发大暴动,他也参与其中,于1929年加入红军队伍中参加战斗,此后他一直跟着部队战斗,多次立功最终在1931年加入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之后他带队参加反“围剿”作战,长征时跟着队伍参加直罗镇战役,最后顺利抵达延安,我党为了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廖容标被送进抗大学习提升自身。



随着张、杨两位将军悍不畏死的,带队突袭了老蒋的府邸将其擒获,最后为了抗战大局,只好将他给放了,此后正式拉开抗战序幕,战争初期,他接到新的任务,隐藏身份混进山东地区。



进入学校内部默默发展我党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日后的山东根据地建立积蓄力量,过了一段时间,他带领学校学生起义,组建一支游击队,跟敌人战斗,一开始仅有一百多人。



随着队伍慢慢发展壮大,廖队长常常带队帮助当地百姓,获得民心,无数山东地区的百姓加入部队中,队伍扩充至5000多人,翻了几十倍,自此著名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组建完毕,廖容标出任司令一职。



跟日军和山东地区的匪徒作斗争时,他经常带领队伍帮助当地艰苦的老百姓,把百姓手里的发霉粮食买来当补给,从不住在村里,再给受到土匪和日军洗劫过的百姓增添多余的负担。



他和部队严格遵守毛主席制定纪律,深受百姓爱戴,部队被尊称为“菩萨军”,他被称为“菩萨司令”,罗帅到来之后,他积极配合,建立山东根据地,后出任鲁中军区司令。



一次带队观察地形时,察觉日军的阴谋,巧设埋伏,将敌人全歼,解放战争时期他奉命留在山东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后被调到渤海军区出任副司令一职,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渤海军区副司令宋上将

提起渤海军区,再提起宋上将,估计大家猜也能猜到是哪位将军,没错就是出身华野的战将宋时轮将军,他参加红军的路程非常艰辛,非常曲折,作为一个湖南走出来的将军。



自小听着武侠故事长大,自小就侠肝义胆,得知国家的现状,受到革命的影响,他心底种下一颗报国的种子,当时唯一出路就是加入军队,当时湖南当地的军队只有吴佩孚部,为此他进入其麾下的教导团学习。



可加入旧军队之后,身为新兵日子最难过,官大一级压死人,上级总是对他连打带骂,后来他受不了这样的军队,选择逃离回家,后来从同学的帮助下了解到黄埔新一期开始招生。



他早就知道这所军校的含金量,不仅正规,而且师资力量十分雄厚,为此他直接投身其中,此时他军校中还有年长他几岁的师兄袁也烈,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了解到我党的思想后,他选择加入我党。



可随着老蒋暴露自己的野心,他因为早就亮明身份的原因,被敌人关进监狱,敌人逼迫他改换信仰,但他一直坚持心底的革命信念,最后他坚持到刑满释放的那一天,最终浴火重生。



可此时我党因为上海出现叛徒一事,无法联系上组织,他辗转多地无果之后,回家乡,想要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这件事被胆小的哥哥知道后,怕被牵连,想要大义灭亲,将他再次送进监狱,眼见哥哥要拿他报官,为此他直接奋起反击逃出家乡。



此后他在萍乡等的革命氛围非常浓郁的地方,组建起一支游击队,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最后加入平江起义队伍中,回归我党的怀抱,宋时轮的表现十分优秀,自己还能带领队伍打游击,其能力非常强。



此后在红军队伍中他可是一员猛将,抗战时期他在徐帅手下,活跃在山西战场,后来随着山东野战军成立,当时因为胃病休养了一段时间的宋时轮被相识的陈毅要走,成了华野麾下的一员悍将。



在解放战场屡立战功,后被派到渤海军区出任副司令这一职务,他麾下的十纵是战场上擅打的阻击战的强兵,攻打碾庄,就是他带队阻击国军司令“邱疯子”和李弥两支敌军。



为主力剿灭黄百韬奠定坚实的基础,建国后,他继续带着华野的战士们建功立业,冲上朝鲜战场,打得敌人溃不成军,后在全军大授衔期间被授予上将军衔。



结语

军区之中,看资历和能力,袁将军的资格最老,更适合管理军区,更能服众,君不见粟司令初次掌管华野各纵队,手下各种老资历的将军不知道他的厉害,屡次叫板,还得靠陈老总坐镇稳定后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