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了。为了抗美援朝,中央组织了志愿军赴朝参战。起先,入朝作战的是第13兵团,后又陆续派去了多个兵团参战,其中第九兵团是第二批入朝的。第9兵团原本是攻台作战的第一梯队,但由于朝鲜局势的发展,紧急入朝参战。
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宋时轮,而由于重种原因,冬装尚没有准备好的9兵团在朝鲜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与美军展开了一场血战,最终重创敌军。可是9兵团的损失也非常大,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冻伤减员的。
宋时轮是兵团的首任司令员,他是老资历了,也是黄埔第五期毕业的,科班出身。他在红军时期担任过红30军和红28军军长,抗战时期担任过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团长,曾在雁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担任过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华野的纵队司令员。他率领的10纵名气的非常大,尤其是几大阻击战,使国民党军中流传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说法。1949年,他担任了9兵团的司令员。
也正是他率领兵团入朝参战的,后来还担任了志愿军副司令员。
1952年7月,待了两年的宋时轮回国。随后,陶勇接任,但他是代理司令员。陶勇是一位以勇猛闻名的虎将,被称为“拼命三郎”,在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是红四方面军出身,担任过教导师的师长,也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作战。并在之后,参加了开辟川陕苏区的斗争和长征。
抗战期间,他在新四军,是粟裕麾下的三位猛将之一。解放战争期间,他在华野担任纵队司令员,之后任第9兵团副司令员,并在随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在宋时轮回国后,他更是担任代理司令员。
1952年9月,中央让王建安入朝,任职第9兵团司令员,陶勇也回了国。
王建安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在红军时期他也是一位猛将,担任过军政委。抗战期间,他在山东,参加了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担任过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过纵队司令员,并在淮海战役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司令员。
入朝后,他率部驻防朝鲜东线,后换防中线。然而,在1954年,王建安因病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历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王建安回国后,接替他职务的是副司令员王必成,但他与陶勇一样,最后也没有转正。
王必成是我军有名的战将,有个外号叫做“王老虎”。他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从资历上看,尚浅,毕竟他红军时期仅担任过副师长。
抗战期间,他在新四军任团长,曾被茅山根据地群众誉称为“王老虎”,所率第2团被称为“老虎团”。他也和陶勇以及叶飞都是粟裕麾下的猛将。
解放战争期间,王必成是6纵司令员后担任军长,建国前夕,他成为了第7兵团副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副司令员。
王必成在朝鲜参加了反登陆作战和金城战役,表现出色,可并没有转正。
其实,兵团历经四任司令员,原因有很多,这也不是9兵团的特殊性,包括志愿军司令员不也是如此。一方面有的司令员身体因素,导致不能继续坚持下去,自然是需要接替者。而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央的特别考虑,可以锻炼部队的高级指挥员,积累与强敌作战的指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