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容嬷嬷形象给很多孩子留下了童年阴影,长大后这种阴影虽逐渐消散,但时而看到类似的东西仍会唤起那种浑身不舒服的感觉。如今的初中生、高中生,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截然不同,估计不会再有相同的阴影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初中生竟然也能创作出类似的东西。
这世界充满了种种巧合,而作为老师却得承受这一切。或许家长们都不曾认真检查过学生的作业,可老师的职责是看清并看懂每一个字,这着实是一种身心折磨。
老师晒出学生的“恐怖字体”,如同被容嬷嬷扎了一般,眼睛不舒服
上初中时,无论是学习进入转折点,还是自身进入定型的关键期,都极为重要。大家或许没这种感觉,但上初中后学习任务量增大,写作业和考试的题量增加会促使大家的字体定型。
若在初中时没抓住时机练好字体,一旦形成肌肉记忆,日后便很难改正。所以初中时正确的做法是听从老师的建议,即便写作业速度慢些,也要花些心思好好练字,这样在日后的中考和高考中才能少吃亏。
在老师眼中,学生的字体各式各样,但有些字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同样是手,怎能写出如此“别具一格”的字体呢? 这位初中老师晒出了班上一个学生的字体,大家调侃道,这简直就是恐怖字体,这字乍一看,每个字都像竖着好几根钢针。
让人不禁回想起《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看完后感觉眼睛像隔空被容嬷嬷扎了好几十次一样疼。给人带来的不适感太过真实,这位同学究竟是怎么写出这样的字的?
只是字迹潦草的话,在电脑阅卷的屏幕上顶多让人感觉难以看清,但这样的字体简直是在物理攻击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层化学伤害。要说批卷应该算工伤,批到这种学生的卷子得耗费多少时间啊!
其实初中生写出这种字体的概率比想象中更大,真得好好注意
比如接下来这位同学,他的字体也很潦草,而且他最大的问题在于下笔时心里没底,写完一大段话,竟打个大叉全部删去。这样做的危害不仅是卷面给人感觉很不工整,而且答题卡每个答题区域就那么大,把上面那一块浪费了。
下面答题时若想到较多知识点,也没空间写,只能把字写得密密麻麻,每个字都像连在一起,单个字的意思也难以分辨。这位同学自己拿到卷子后能复述出同样的意思吗?难怪很多老师都喜欢把卷子扔给同学并问:“你自己能读出来,我就算你赢。”
如果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如何,不妨对比一下网上这份满分的高考作文试卷,看看人家的字体。虽说赶不上印刷体,但非常干净、娟秀,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十分合理,每一个字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速度。
这样的字其实并不难练习,只是很少有人能花心思从基本功开始重新好好练起。写这样的字要注意有条不紊,这就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样答卷时才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能够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答题速度。
既能保证答题要点都答到,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一篇大作文,又能保证每一个字都能有条不紊地写好。这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光练字或光注重成绩都是不科学的,应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还有一个小窍门,刚开始练字时,可以用尺子和铅笔先打出横格线,这样能保证字不会写得向上飞或倾斜,否则看起来观感不好。练熟之后,就可以把辅助线去掉。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