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拿马运河被美国收回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巴拿马运河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还不至于达到非要不可的地步。

再者来说,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开辟新航道,为的就是减少单一航道的依赖,而北极航道便是其中之一。

为何美国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新开辟的北极航道又是什么来头?能和巴拿马运河相提并论吗?



巴拿马运河:美国的必需与中国的可选

巴拿马运河,这条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人工水道,自1914年开通以来就在全球航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对美国和中国的意义却大相径庭。

对美国来说,巴拿马运河简直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没有这条运河,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就必须绕行南美洲最南端,这会增加近13,000公里的航程!



这不仅意味着巨额的额外运输成本,还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通过巴拿马运河,美国海军可以迅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调动力量,大大提升军事反应能力。

难怪美国在1903年就"协助"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并迅速与其签订了《海湾条约》,获得了运河区的永久使用权和实际控制权。

直到1999年12月31日,美国才根据1977年签署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将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但即便如此,美国仍然通过各种方式保持着对运河的影响力。



而对中国而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亚洲周边国家、欧洲和北美西海岸,这些航线都不需要经过巴拿马运河。

只有前往美国东海岸和拉丁美洲的货物才会考虑使用巴拿马运河,而这部分贸易在中国的整体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小。

更重要的是,巴拿马运河存在着诸多限制。首先是高昂的通行费,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过境费用就高达20多万美元。其次是尺寸限制,运河的船闸宽度只有33.5米,长度不超过294米,这意味着许多现代大型船舶根本无法通过。



所以,当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问题引发热议时,中国保持冷静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对我们来说,它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选项,而非"不可或缺"的资源。

三条路径开启新时代

北极航道不是一条单一的航线,而是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东北航道、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



东北航道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线行进,连接亚洲和欧洲;中央航道直接穿越北极点,理论上是最短的路线,但也是结冰最严重的区域;西北航道则穿过加拿大北部群岛和格陵兰岛,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当我们谈论北极航道时,主要指的是东北航道。它从中国的港口出发,经过白令海峡,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线航行,最终到达欧洲。这是一条向西行驶的航线,与巴拿马运河的东行航线截然不同,它们服务的是完全不同的贸易路线。



有人可能会问:西北航道不是可以从亚洲到北美东海岸吗?它能替代巴拿马运河吗?答案是否定的。

西北航道的航程比巴拿马运河长得多,而且通航期极短,每年只有夏季的几周时间,冰层条件也比东北航道更为严峻。目前,它主要用于加拿大北部的资源开发,而非国际贸易航线。

真正引人注目的是东北航道。从上海到荷兰鹿特丹,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需要航行约20,000公里,而通过东北航道只需大约14,000公里,节省了近30%的距离。



这意味着可以减少10-15天的航行时间,大幅降低燃料消耗和碳排放。对于全球贸易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与挑战

东北航道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除了航距优势外,还有几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意外红利"。根据科学研究,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这导致北极海冰范围持续减少,为航运开辟了新的可能。目前,每年7月至11月是东北航道的主要通航期,而这一时间窗口正在逐年扩大。



其次是俄罗斯的积极推动。作为拥有最长北极海岸线的国家,俄罗斯将东北航道视为重要的战略资产。他们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破冰船队,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舰队,包括数艘核动力破冰船。这些"冰上巨兽"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开辟航道,大大延长了航线的通航期。

对比传统航线,东北航道的经济优势也很明显。虽然需要支付破冰船护航费用,但减少的燃油成本、航行时间以及避开了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拥堵和安全隐患,总体上仍然是划算的。特别是对于大宗货物和不太着急的货物来说,东北航道提供了一个很有竞争力的选择。



当然,东北航道也面临着挑战。恶劣的天气条件、有限的基础设施、搜救能力不足以及环境保护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此外,航行在北极水域需要特殊设计的船只和训练有素的船员,这也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

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气候继续变暖,这些挑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开始尝试利用东北航道,特别是那些从中国前往北欧的货物。对于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来说,这条航线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北极航道的战略重要性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表示有兴趣购买格陵兰岛,这背后很可能就是对北极航道战略价值的认识。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北极沿岸国家也都在加强在该地区的存在,争夺北极航道的控制权和资源开发权。

对中国来说,北极航道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贸易通道,减少了对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依赖,增强了能源和贸易安全。



从全球视角来看,巴拿马运河和北极航道各有所长,服务于不同的贸易路线和需求。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服务于南北美洲之间以及亚洲与美国东海岸之间的贸易;而北极航道则主要连接亚洲和欧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东西向贸易路线。

随着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北极航道的重要性将会逐渐提升,可能成为连接亚欧的主要航线之一。这不仅仅是航运路线的变化,更是全球贸易格局和地缘政治的深刻转变。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关注,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北极治理,为全球航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场全球航运格局的悄然变革中,中国既不必过分担忧巴拿马运河的变化,也不该对北极航道过于乐观。理性看待、积极应对,才是明智之举。毕竟,世界航运的历史告诉我们,适应变化、开拓新路,永远是制胜之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