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正式打响,在我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美军节节败退。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美军便让自己的小弟英国军队断后。作为美国最忠实的小老弟,英国此次出兵是非常大方的,一共派出三个旅总计1.4万人的兵力参战,其中不乏还有王牌部队,皇家军队的复枪团就是其中之一。
该部队装备精良,先后在埃及和非洲、西班牙作战,后参与镇压印度大起义的战争,一战和二战中都有突出表现。这次就是随军仁川登陆来到朝鲜战场,是英国最为著名的部队,其团长更是扬言道,我们一个团的战斗力顶得上中国的一个军。但现实总归是残酷的。
1月3日黎明,志愿军第116师347团向汉城方向追击敌军在朝鲜老乡的帮助下。志愿军在小镇釜谷里发现了英军的皇家来复枪团。他们占据了釜谷里一线,靠着有利的地形向阻击我军行动,掩护他们的主力逃窜。府谷里三面环山,离汉城只有30公里,控制着通往汉城的公路和铁路,因此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于是347团七连临危受命,火速赶到釜谷里南侧的高地进行埋伏,他们的任务就是阻击这伙敌人,防止他们主力逃窜。
于是大战一触即发。因为装备太过悬殊,在英军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地上一尺多厚的雪都已经变成了发烫的泥水,工事和掩体早就被炸得一点都不剩了。七连的战士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经过一天的激战,打退了他们无数次的进攻,但是伤亡十分惨重,指导员张鼎先牺牲,排长们全部牺牲,当敌人再次进攻的时候,连长历凤堂重伤,被通讯员强行背了下去,临行之前,他吃力的把压在身子底下的枪掏出来给了一个19岁的小伙子,告诉他去指挥战斗,他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我负责坚决守住,而他只是个司号员,阵地上现在仅有17个人。他对自己有些怀疑,但是一想到七连是从红军一直到现在的队伍,他就有信心了。
随后,他开始重新布置兵力,把现有的人编成了三个战斗小组,形成三角形把守阵地,自己在最前面负责整个阵地的指挥。
在打退了敌人又一次的进攻后,机枪手李家福的枪管被打坏了,而战士们有的喊没子弹了。他扫了一眼,发现阵地前面还有很多敌人的尸体,他就琢磨怎么从敌人身上拿子弹。
这个时候,李家福把打坏的两挺机枪合并成了一挺,正好可以为他做掩护了。他飞身跳出了堑壕,开始向前跑。他一出现,敌人的子弹就迎面打了过来,他赶紧蹲到了一个弹坑里,用军帽挑逗敌人开枪。
随后,他孤身一人在阵地上迎着敌人的子弹来回穿梭着,搜寻着弹药。不一会,他抱回来十条子弹袋和一大堆手榴弹。敌人仿佛受到了挑衅,又开始了半个小时的炮击,他们又有四名战友牺牲了。
到了黄昏,整个阵地上的人还剩下七个,大伙儿又渴又饿,他把最后的干粮分给了大家,准备决一死战。英军也发起了最后一次的进攻,用六辆坦克做掩护,后面进攻的步兵是前面数次的几倍。
等到看见敌人钢盔的时候,他们开火了。阵地上仅存的七名战士同时跳出了战壕,站起来开枪,并且掏出手榴弹,一边打他们一边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不能丢,而他心里想的却是,就算我牺牲了,也要让首长和战友们再听一次我的号声。
敌人越来越近,他们的子弹都打光了,枪也不响了,所有人都端起了刺刀,他们多想,还有武器啊,这个时候,他摸到了军号,他想的仅仅是让战友再听一次号声。他就跑到了阵地上最高的地方,站在那里用全身的力气吹起了冲锋号。誓与英军决一生死。而冲锋号的声响打乱了英军阵脚,
嘹亮的号声在空荡的山谷里随荡着,眼看到达山顶的敌人一听见号声,马上就迟疑了一下,突然停止了射击,因为在英军的脑子里,伴随这个号声出现的是满山遍野的志愿军冲锋,他们玩命的往下跑,当他们跑到山下以后,四处观望,生怕他们被包围,这时战场格局突变,七连主力部队看着仓皇逃窜的英军部队,便从侧翼向英军发起进攻。于是。这支声名远扬的英国王牌部队全军覆没。
当团长李刚和政委任骑士登上阵地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七个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战士。问了一句,谁在这里指挥战斗?报告司号员郑起!
此战来福枪团两个连被全歼,战后他被授予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这次的冲锋号声也奠定了英军的彻底战败。
到了晚上,志愿军第50军接到了攻占高阳、截断英军退路的任务。很快第50军149师446团突破了敌军炮火封锁,一举占领了高阳,还将英军的皇家重坦克营和英军第29旅主力部队分割开来,形成了围歼皇家重坦克营的有利趋势。
皇家重坦克营同样是英军29旅的王牌部队,被称为英军的陆地巡航舰。但这又何妨?很快,志愿军硬是凭借着用炸药包和爆破筒炸毁坦克履带的方式,在和英军激战三个多小时后,使英国皇家重坦克营的31辆坦克全部炸毁。就这样,英国的右翼王牌部队被我军全数歼灭。
彭老总得知战报后非常失惊,毕竟用轻步兵歼灭重坦克营这种事情确实让人不可思议。但震惊之余略感兴奋,还说道,这下好了,新仇旧账能一起算了。这也是迄今为止。军队歼灭了最大建制的坦克部队。这则战报在国际上引发了很大热议,特别是英国境内各路官员纷纷对美军丢弃朋友只为自己逃命的行径感到不满。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只是开始。1951年4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志愿军63军第187师一举突破了被联合国军严密设防的临津江防线,并且还把刚刚被派到战场上的英军第29旅又一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围困在雪马里。
格洛斯特营作为建营100多年的英国王牌部队,先后在克里米亚半岛、意大利和加利波里以及法国的敦刻尔克战役中立下大功,因此被英国女皇授予帽徽,被称作皇家陆军双徽营,而雪马里位于临津江南岸四公里处,山势呈北低南高状,易守难攻,面对如此复杂的一手地势,以及功勋如此卓著的英国精锐部队,确实给志愿军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但这又怎样?四月21日夜,围歼雪马里的战斗正式打响。志愿军第64军在彭老总的指挥下,迅速来到临津江边,并且在187师560团两个营的紧密合作下,很快就攻占了一块高地,彻底堵住了唯一能够撤离雪马里的路线。
559团从西推进,把英军迂回的路线也给堵死,至此,彻底把此处连带格洛斯特营在内的英军全部包围。当李奇微得知格罗斯特营被围后,大为震惊,毕竟在此前英军两大王牌部队皆全军覆没,致使英方极为不满,如果此时格洛斯特营再出差错,那么自己就无法和英国交代了。
于是,李奇微亲自作战,坐镇南韩大本营,并从英29旅调出一个加强营,美第三师派出两个步兵营,企图从东西方向展开救援,然而,我军早已把支援的路线堵得死死的,因此三支部队连格罗斯特营的影子都见不到。
4月25日。等不来援兵的格洛斯特营选择突围,而此时的560团则发起最后的总攻,而格洛斯特营不愧是英军精锐,虽然阵地被攻破,但也给志愿军制造了很大的伤亡,不过毕竟是被围着打,在志愿军步步紧逼之下,格洛斯特营一步一步向里收缩,直到被逼到了一处高地上。
这时,560团二营二连的战士刘光子率先冲到了高地上,发现100多个英国士兵正在斜坡处的草丛里躲着,于是迅速扔出一枚自制反坦克手雷,瞬间就把英军炸倒一片,接着爆炸后燃起浓烟,拿起机枪一顿乱扫,瞬间让被包围的英军不敢动弹。
包括格洛斯特营的营长在内,所有英军都放下了武器装备,选择投降,而刘光子也凭此一战创下了朝鲜战场上一人俘虏63名英国士兵的记录,而格洛斯特营在此一战被志愿军560团全数歼灭。
至此,英军三大王牌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全军覆没。英方得知消息非常气愤,最后选择不再和美方一同进行接下来的任务,这也对随后朝鲜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和威望,并一同给曾经欺压中国的英帝国主义一个惨痛的教训。
正如彭老总所讲,朝鲜战争的胜利代表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门火炮就能侵略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